今年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CPI涨幅4%左右。这和去年的调控目标相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下半年至今月度CPI最高点低了1.1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这既考虑了居民对稳定物价的要求和承受能力,又考虑了物价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为何将CPI调控目标设为4%?
综合经济发展和居民承受力
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CPI涨幅4%左右。陈东琪分析说,国际金融危机后,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并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这种由紧转松的政策很快扭转了经济下滑、失业增加的趋势,负面效应是物价上涨。
当然,二者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从具体指标看,GDP增速于2009年第一、二季度由降转升,2010年第一季度上升到11.9%,CPI变化于2009年第四季度实现负转正后呈现逐季上行趋势,去年全年上涨3.3%。今年是经济新一轮上升周期第二年,政府将今年的CPI上升目标调高一个百分点,提到4%左右。这既考虑了居民对稳定物价的要求和承受能力,又考虑了物价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设定4%左右在于:一是政府预期今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会远远大于2010年,如果把CPI目标设定过低,不仅距现实经济生活会比较远,央行要达到该目标也不容易;二是既然预期今年通货膨胀率会较高,如果不调高CPI设定目标,那么央行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稳定物价时,就容易造成过度的信贷紧缩而影响实体经济增长;三是调高CPI的设定目标,不仅表明现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务实性,也为央行灵活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创造了条件。
实现调控目标有哪些有利条件?
粮食库存充足有底气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国内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粮食库存大大高于国际标准,肉、油、糖、棉花都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再加上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构成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党和政府把稳定价格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行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负责制,这是稳定物价的工作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代表指出,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目标比去年的实际情况低了3.7个百分点,凸显了国家稳定物价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陈东琪认为,综合看,今年物价总水平可控制在宏观调控预期目标附近,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除了以上几点,其他有利的方面还包括:目前控制热钱的效果逐渐显现,外部流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资本市场特别是蓝筹股市场取向活跃,将会吸收部分资金,减缓未来通胀的压力;最近几个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消费者信心指数、投资项目开工量等指标都显现下降收敛迹象,这会减少需求过旺的压力;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调低了经济发展速度,投资需求增长会受到一些抑制;“基数效应”。
哪些因素不利于今年物价调控?
输入性通胀影响加大
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代表测算,今年全年CPI涨幅中,去年涨价的翘尾影响将超过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将超过1.5个百分点。
“由于国内和国外通胀压力的叠加效应,今年物价调控的难度是很大的。”姚景源预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猛涨,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的影响大于去年;国内流动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夏粮生产遭受严重干旱,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易宪容认为,当前国内通货膨胀高企的态势并没有多少改变。首先,当前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交织叠加的,是多种原因所导致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前两年流动性过度泛滥的结果。其次,如果国际原油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就一定会传导到CPI上来。再者,居民银行存款严重负利率,这不仅容易驱使居民把银行的储蓄拿到各种投资市场,进一步推高资产的价格,也是对居民储蓄存款严重地掠夺。
陈东琪还指出物价上涨的国际因素关键是美元滥发。美联储加快印钞机运行,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同时也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
■报告摘要
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对话·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稳定物价措施要打提前量
记者:今年物价上涨的趋势将会怎样?
陈东琪:以往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未来趋势。过去30年,GDP年均增长10%,CPI年均上涨5.5%,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长期组合是“10+5”。去年,GDP增长10.3%,CPI上涨3.3%,形成“10+3”的宏观匹配。今年,GDP增速如果能够稳定在9%-10%以内,预计CPI涨幅可以控制在4%左右,这个宏观匹配中的物价涨幅比去年略高,是因为今年经济进入上升期第二年后,可供使用的老库存已经消化完毕,持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必然使物价上涨能量扩散。
记者:有哪些因素导致物价上涨?
陈东琪:主要有前期货币超常规投放,收入增加带动需求增加,上游产品涨价、工资增加使得成本增加,美元大幅贬值造成国际流动性泛滥并推动国际农副产品和大宗商品大幅涨价等因素。
其中成本增加是个长期因素。从生产角度看,一方面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增加。在这两个成本增加中,工资增加更具合理性,因为前30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劳动者报酬过低,工资增长既慢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也慢于GDP增长。促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就必须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就必须使工资增长略为快于GDP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将略快于GDP增长。
记者:怎么理解工资增长略快于GDP增长?
陈东琪:“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项组成。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没有财产性收入。劳动者报酬或广义工资,几乎是这两部分家庭的唯一收入。在这个情况下,要实现前面讲的“同步”,就得使其工资增长比GDP增长略为快一些。如果工资增长和GDP增长一样,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就不可能提高。
记者:稳物价、控通胀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陈东琪:首先,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结合好,也就是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好;二是要注意预期性,出台措施要打提前量,做好“预调”,不要等到物价很高时再下猛药;三是要有针对性,对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调控,要措施得当,不能一刀切;四是要注意“内调”和“外调”相结合,尤其要注意美国政策动向,在措施选择上注意外部因素的对冲效应,在稳物价、控通胀中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建言·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
设分类CPI方可准确“下药”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设立根据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支出结构的分类CPI,这样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价水平,并针对性地找到控制通胀的对策。
许善达说,不同收入居民群体对CPI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低收入群体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感受比较强烈。在总的CPI指标下,根据不同的收入群体,设几个不同的CPI,物价情况就能反映得比较准确。
许善达指出,GDP指标也有缺陷,它不能反映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对气候的影响。“十二五”期间的GDP设定为7%是一个信号,反映出政府要求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
本版采写综合本报记者周宇 高晨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