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名政协委员认为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6日05:20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特派记者王卫国 王莹发自北京 “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了,不能再往下走了。”昨日下午,全国政协中共组的分组讨论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对目前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土地财政现象表示担心,认为这种依靠卖地融资的行为难以为继,建议对土地出让金加强监管。由于低价征地和高价卖地的现象,有委员呼吁土地增值收益应该反哺农业。

  用土地融资偿债要有节制

  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原主席许仲林昨日指出,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接近2 .9万亿,而当年所有地方收入加起来是4万多亿,也就是说地方收入中超过一半是土地出让收入。“这种模式难以为继,没有那么多地可出让,而且由于土地出让收入成为融资平台,无节制地还借债也会造成巨大问题,”许仲林说。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条是完善土地出让金的管理办法,但好像没有看到落实。我建议,这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对于土地出让收入一定要严格监管,一定要确保把征地拆迁的居民安置好,避免这方面的纠纷和矛盾。”许仲林认为,土地出让也是造成有些地方征地拆迁导致群体性事件、地方腐败现象高发的原因。

  要开辟地方政府税源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的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了,不能再往前发展了,靠土地来融资以解决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后患太多。”

  郑新立认为,土地财政是造成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因为一个房子的建筑安装成本基本是2000元/平方米,其余主要是地价成本。房价高了,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就高,地方政府因此就有卖地冲动。

  郑新立指出,解决土地财政依赖的根本出路是要解决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这次总理报告也指出,财税体制改革第一项就是建立与地方事权相适应的财权,包括给地方划定一些税种,将来房地产税将作为地方的税种。有了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就不需要靠卖地。”

  低价征地高价卖地要改革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昨日特别在发言中指出,应该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他认为,正是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与国有土地出让制度的巨大落差,造成了城乡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不平等,土地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严重脱节。

  “我和其他政协委员曾到海南调研一个核电站项目的征地,给农民的补偿是10万元/亩,农民已经欢天喜地,实际海南的土地出让收入岂止10万元/亩啊。”汪啸风认为,在国家强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是农村土地征用改革的时候了,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编辑:SN024)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