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特派记者/吴哲 周志坤 陈邦明 陈枫)昨日下午,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对外开放,大批中外媒体在现场架起“长枪短炮”,将会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出席全体会议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到广东代表团听取意见,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主持会议(上图,丁玎摄)。
采取四项措施加强自主创新
在记者提问环节,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向汪洋书记提问:“广东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遇到最大的课题是什么?”
汪洋回答:“广东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汪洋说,广东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走得最早,起步早,但是起点不高,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广东发挥了毗邻港澳的特殊地理优势,同时也发挥了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承接了包括日本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浪潮,成就了广东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广东的经济总量。
“但是,现在当我们转型升级的时候,我们觉得原来的发展模式内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广东在中国沿海地区中的科技教育底蕴也相对不足,所以影响到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影响到像‘十二五’规划讲的一样,提高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汪洋说:“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发挥广东市场经济在中国大陆的比较优势,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去配备自主创新的资源。”
汪洋介绍了广东加强自主创新的四项措施。一是先后和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工业信息化部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在全国配置资源。二是在全国和全世界吸引创新人才。去年引进了12个技术创新团队,分别对技术创新团队给予资助,最高的给予了1亿元的资助。三是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除了落实国家的研发费抵扣税制度以外,也重奖了企业的一些创新团队,奖励额最高是3000万元。四是推广深圳自主创新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投352亿元办十件实事
新华社记者提问,在国家“十二五”规划里,“富民”被摆到突出的位置。广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会推出什么“富民”措施?
黄华华表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把“富民”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将采取五条主要措施为“建设幸福广东”开好头、起好步。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劳动市场工资指导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导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加快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对农民落实好农资综合补贴以及农作物粮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民增加收益。
二是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今年广东将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并落实就业创业的政策,健全就业的援助机制,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和复员军人解决就业问题。
三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巩固和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完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市级统筹。同时建设全民医保,不断提高医保待遇水平,今年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水平由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单单这一项,省里就必须拿出30多个亿。”黄华华说,广东还要完善社会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逐步建立健全最低生活标准和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
四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的“双到”工作,推进产业、科技、医疗、旅游、劳动力转移等专项扶贫工作,并加大向原中央苏区的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的支持力度。
五是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等。
黄华华说,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承诺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为此省财政将投入3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