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贵州80后人大代表进京展示宣传玉屏箫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6日10:1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王橙澄 李劲峰 陈玉明)姚懿洲自贵州来京参加全国两会,随身还带了几件特殊物品——3支玉屏箫笛。其中最惹眼的一支长度超过1米,笛身深红,晶莹剔透,上面雕龙刻凤,十分精美。

  这位贵州的“80后”全国人大代表,准备在3月8日妇女节那天登台表演,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展示玉屏箫笛。

  身为玉屏县箫笛厂厂长的姚懿洲心里向往着更大的舞台。“我相信人们了解玉屏箫笛后,就会认同它是世界上最美的乐器之一。”姚懿洲说。

  已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令这位年轻人联想到,孔子学院不仅可以教外国人学中文,也能教授一些中国民族乐器,如玉屏箫笛,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带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是中国“箫笛之乡”,玉屏箫笛的制作工艺已有600余年历史。明清两朝,玉屏箫笛被列为皇室贡品,上世纪初曾获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银奖。

  姚懿洲是土生土长的玉屏人,自幼喜爱箫笛。因家境贫寒,直到14岁他才拥有人生第一支笛子。通过听磁带自学、与人切磋技艺,未接受过一天正规音乐教育的姚懿洲在200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贵州师大音乐系。

  2005年,23岁的姚懿洲正为毕业去向而困惑时,家乡玉屏县最大的箫笛厂正濒于绝境,因缘巧合,姚懿洲被箫笛厂选中承担中兴这一古老乐器的使命。

  玉屏箫笛厂在2006年迎来命运转机——中国政府批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位列其中。随后,当地政府支持建立了生产、人才、原料“三大基地”。

  意识到“机会来了”的姚懿洲和工人一起改进玉屏箫笛钻孔技艺,使音准程度能适应现代音乐要求;为“玉屏箫笛”申请了“国际商标”;调查客户群及其需求,调整生产策略,制定产品标准……

  如今,玉屏箫笛厂每年销售10万余支箫笛,其中60%以上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地。玉屏箫笛在过去5年走出了低谷,姚懿洲则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高峰——2008年,他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从“吹笛人”到“造笛人”,姚懿洲的下一个梦想是变成“兴笛人”:让古老的玉屏箫笛在现代、在世界焕发光彩。

  他准备丰富玉屏箫笛的雕刻样式及色彩。传统的笛身上主要雕刻龙凤、唐诗宋词等,“这些都太普通,应挖掘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姚懿洲说,“如贵州水族的水书,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为什么不可以融合到玉屏箫笛中呢?”

  他为箫笛厂开办了网店,并且计划建一个集玉屏箫笛宣传、销售、教育、中国文化推广于一身的网站,供爱好者畅游、交流、学习。

  优美乐曲是放大乐器美的重要原因,姚懿洲打算请一些优秀的作曲家为玉屏箫笛量身订做曲目,并成立一个以各式箫笛为主的民族乐队,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去演出。

  这个年轻人的新主意层出不穷,有人喝彩,也有人不解以至反对,其中包括不少老技师。调和新老技师的发展思路,是他感到棘手但又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3月5日上午,姚懿洲坐在人民大会堂和众多代表一起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当温家宝总理讲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时,姚懿洲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希望国家出台更多配套政策,让民族文化借着改革的东风,重拾过去辉煌。”抚摸着手中的长笛,姚懿洲说,“‘十二五’期间,我需要更多成长。”

(编辑:SN006)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两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