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诸多虚假学术会议打国际旗号烧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05:06  中国青年报

  如果所有在中国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的邀请函都接受的话,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院士一年到头恐怕不是在会场,就是在赶往会场的路上。

  这位著名生物学家只能“选择性地”参加一些,比如将于2011年10月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这个会议三年一届,经过中国三代科学家的努力才申办成功。

  然而打着“国际”旗号的会议邀请函还是源源不断地送到饶子和手中。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现在一些会议,就是主办方拍拍脑袋,请几个外国人来中国玩一玩,俨然“国际”化了。他也明白,主办方对自己的邀请未必诚挚,往往是借着“院士”的名头,招揽更多的与会者。

  今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要求精简压缩国际会议数量、降低会议规格、严格会议审批、减少会议开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丁伟岳院士告诉记者,“国际会议”泛滥的现象,已经存在若干年了。“有的项目,钱多得不知道怎么用,如果你开个国际会议,确实能够解决花钱的问题。”

  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高抒的研究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之一是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沉积学大会,中国学者已经申办了20年,至今尚未成功。

  让这个领域的中国专家感到欣慰的是,他们承办了一个分领域的研讨会。2008年,国际沉积学家联合会的潮汐环境沉积作用研讨会在中国举办。就是这个研讨会,中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申办了很多年,等到会议在中国召开的时候,当初有些参与申办的工作人员都退休了。

  “举办这样规格的学术会议是我们学界的骄傲,表明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实力。”高抒说。可是,在国内召开的各种类型的国际学术会议越来越多,平均学术档次却明显降了下来,甚至不少会议表面上是开会,实际上成了旅游。

  “国际”有时只是一件唬人的外衣。一位政协委员感慨:国内不少打着国际旗号的学术会议质量都不高,甚至连学术会议都不算。有人弄个项目,打起一个旗帜,就能举办国际会议。拉几个金发碧眼的人捧场,就敢叫“国际学术会议”。

  有些学校有校领导十多人,校长助理七八人,他们的一项职责是会见来校开会的外宾,或在本校的国际会议上发言。这对领导们已形成了很大负担,因为这种会议实在太多了。领导们虽然也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情,但国际学术会议事关门面,反映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校领导还不好不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炎也指出,一年举办多少国际会议,是某些单位“政绩”的一部分,哪怕赔本也要赚吆喝——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往往有个特点:主办方承担外国参会者的一切费用。

  刘炎到国外去开会,会议组织者算得很精明:每天时间都排得满满的,甚至晚上都在开会,最后会开完了,连当地是什么样子都没有看见。按照国际惯例,这种学术会议一般都是参加者自己承担一切费用,比如报名费、来回路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告诉记者,自己受国外会议的邀请作报告,对方只负担房费,机票要自己出。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对方恨不得连房费都不给付。

  曾有国内一所著名高校举办一个国际论坛,请德国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来演讲。这位教授很纳闷:我讲什么呢?中方告诉他:你愿意讲什么都可以,只要来就行,并且可以带着夫人一起来。这位教授想了想,没有浪费这个免费旅游的机会。

  一个在国外读博士的中国学生,一天突然接到一份参加国内某高校国际会议的邀请函。会议的主题并不吸引人,参会者来自四面八方。但她还是动心了:就是开一天会呗,对方承担所有的费用,我正好想回家看看。

  还有一次,国内一家公办幼儿园想开一个国际研讨会,并邀请英国的一家幼儿园参加。对方很为难地说,我们今年没有预算了,没有钱到中国去。国内的这家幼儿园马上豪迈地答复对方:没关系,你们往来的费用,我们全包。

  对国际学术会议的热衷,究其原因,高抒认为,一是在各种类型的考核中,比如项目结题、学科建设、人才计划申报、院士评选等等,都会出现这样的指标:举办了几次国际学术会议、作过多少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告。有意思的是,这种会开多了,组织者也就吹嘘成了某个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

  “考核最有趣的一点是讲数量,不讲质量。考核不追究你的学术报告实现了什么样的学术价值。”他说。

  另一方面,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还有现实的利益,就是如何把钱花掉。

  有的单位手上有钱但是没有名目,很难转化成可以消费掉的钱,通过国际会议的名义就可以把钱花掉,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洗钱”。有些不法之徒看准了这样的机会,就来张罗各种“国际会议”。

  比如在中俄边境召开一个国际学术会议,打着考察的旗号,顺便到俄罗斯去旅游一圈,1万多元进去了。平常这个旅游的费用没有办法报销,但是国际会议考察就顺理成章地报了。

  “这是虚假学术繁荣,在有些人那里,你不干就是‘傻瓜’。”他说。现在麻烦的是,管理部门很难判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

  刘炎正在申请国家的某个基金项目。一位朋友善意地提醒她:你别忘了开个国际会议。她很奇怪——我研究中国的教育政策,为什么要请外国人?朋友说,项目结题时,这也算个评审标准,尽管没有明写。

  欧阳钟灿说,以前人们巴不得外国人来开会,“提高咱们国际地位”。现在还有一种趋势:外国人到中国开会,不但好吃好喝,还能坐着汽车到处游玩。“他们高兴坏了,很多国际会议都想放到中国来开。”

  “这钱花得很大。”欧阳钟灿说:“有的外国人把中国当成了‘金矿’,可我们不应该再靠老外装点门面了。”

  对于国家此次压缩国际会议,一位政协委员并不持乐观态度: 明文规定不可以做,那么不叫“国际会议”了,换一种说法,“研讨班”行不行?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编辑:SN00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国际 学术会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