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9月生于济南,5岁时的小海迪经多家医院确诊,患上了脊髓血管瘤。以后的4年里,小海迪动过3次大手术,先后摘除了6块椎板,从此高位截瘫。
张海迪用惊人的毅力同病残作顽强的斗争,同时勤奋地学习,忘我地工作。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近20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多本著作在国外出版,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至今,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200万字。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海迪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亲笔为她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张海迪曾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出生,甘肃省玉门县人。石油会战初期被誉为“铁人”,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他15岁时到玉门油矿当童工。新中国成立后到玉门钻井队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钻井工、司钻、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等职务。
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来到大庆。他带领全队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连续苦干3天3夜,王进喜没离开车站和井场。
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指挥放架子时,被钻杆堆滚下的钻杆砸伤了脚,还继续指挥放架子、搬家。领导知道后,硬是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到第二口井(2589井)的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扔掉拐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王进喜的带领下,其他同志纷纷跳入泥浆池,经过全队工人的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1960年4月,在萨尔图万人广场召开了石油会战誓师动员大会,“学铁人、做铁人”活动轰轰烈烈。1970年11月病逝,终年47岁。
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