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郑杰:以信息化缓解用工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08:21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崔 丽

  全国人大代表郑杰,最近刚刚由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老总转任中国移动安徽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从信息化程度高的上海来到安徽,郑杰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角色转换”。目前,安徽农村地区的移动通信普及率只有36%左右。“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封闭、信息匮乏现象普遍存在,信息化应用严重不足。”郑杰说。

  每年春节过后,众多农民工远赴城市寻找工作。“由于人地陌生、信息封闭、企业和农民工沟通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供需无法有机衔接,不少农民工费时费力费钱却无法找到工作,企业也为此陷入‘用工荒’,不仅影响农民工的生活,而且影响企业经营、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管理。”郑杰认为,以信息化,尤其是移动信息化为重要抓手,切实做好“信息惠农”工程,可以让农民拥有平等获取、利用信息的机会和手段,有效助推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

  郑杰提议,以信息化助推农民工就业,让“候鸟”不再艰辛奔波。具体设想是,由政府牵头,通信企业协助,用工企业参与,在政府、企业和广大农民工之间建立对等、交互、实时的三方信息化公共平台——农民工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服务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和农民工就业。

  借助农民工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准确了解各地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农民工动向,并对企业招工行为进行“诚信评定”;同时,企业在政府的监管下,及时发布权威用工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降低招聘的盲目性和招聘成本,提高招聘的成功率。“对广大农民工来说,可以免除盲目奔波求职之苦,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获取就业信息,争取理想工作岗位。”郑杰说。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郑杰认为,社会管理要素日趋增多,需要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互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便民、利民、亲民。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编辑:SN00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