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李守信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3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记者的专访,详细解读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规划草案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这份十二五规划草案很长,里面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但是这当中有相当多的内容,都是和民生有关,未来老百姓能住什么样的房子?未来我们到什么样的医院去看病?未来上班的公交车会变成什么样子?大家看病报销的钱会增加多少?退休金能增加多少?这些都和咱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记者: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医疗的问题、收入的问题等等,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在这份五年的规划纲要中,哪些部分是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哪些部分突出了民生?
李守信(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第一块,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里面设计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十二五”期间的范围和重点,这块必须要做到,我们的公共服务水平针对老百姓,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水平会有一个大的跃升。第二块,对现在人们最关心的社会保障问题,(出台了)很多具体举措,包括基础养老金的问题,包括三项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范围的问题等等,是最实在的。第三块,就是医疗保障、医疗卫生,大体上就是把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要把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起来。第四块最重要,就是保障性住房,以从来没有过的力度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如果保障性住房这3600万套,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能够覆盖20%的家庭,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个力度在历史上是没有的,除了过去老的住房制度之外,最近十几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力度。还有,就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同时也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要达到4500万,平均每年900万。再有,就是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比如说老百姓最关心的最低工资的标准,要年均增长13%以上。
记者:最低工资标准要年均增长13%,是一个什么概念?
李守信:目前最低工资标准各个省不一样,从整个十一五的情况看,是每年平均提高10%,十二五期间要加大这个力度,实际上对整个的社会弱势群体,就是说基本的劳动力这一块,必须现在要下大的决心来提高他们的最低工资标准,所以十二五的力度比十一五要大。
十二五规划草案制定多项约束性指标
地方政府、企业,都在盘算新规划草案未来对自己的利好,其实还不止这些,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提出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对大家十分关注的教育、环保、土地等民生问题设置了约束性指标,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空气质量将提高、粮食安全将更有保障。
记者:我们知道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有一个创新之处,那就是设立了一些约束性的指标,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约束性指标呢?
李守信: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约束性指标实际上增加了四个,具体来讲,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降低,还有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规模。比如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继续设置了约束性指标,这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家生态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这种趋势提出来的。我们经济增长很快,30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的成本更大,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不仅要满足需求,而且要逐步提高质量,但如果天不是蓝的,水不是绿的,健康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经济增长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十一五”针对解决或者说遏制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更强化了这种节能减排的指标,我们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要继续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下降17%,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减少8到10个的目标,为了进一步削减水体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十二五”规划还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种类,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个类别性的污染物指标。
记者:18亿亩耕地红线的规模会不会在“十二五”有一个变化?
李守信:目前在导向上,我们在指标设置上,现在就是零减少。零减少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现在我们各地在搞占补平衡,往往这两年土地减少了,实际上地方来讲都是先占后补,现在要求倒过来了,要先补后占,所以在耕地的面积上不能减少,总量上不能减少,但是可能工业的发展还需要土地,但是又要开发和利用这块土地,必须先补上这块耕地。
记者:您的意思就是在“十二五”规划当中,耕地零减少?
李守信:对,18.18亿亩零减少,五年以后仍然是18.18亿亩。
记者:这是明确的一个目标?
李守信:明确的一个目标。
十二五规划草案打造经济新地图
除了民生问题的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有一个战略很值得我们关注,这个战略是国家第一次提出来的,这就是主题功能区战略,这个名词对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它会有什么作用呢?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整个“十二五”规划当中有一块是很新的内容,就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什么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它的意义是什么?
李守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实际上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个战略任务。所谓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象地说,就是在制定一个新的经济地图。具体来讲,就是明确哪些区域能够重点开发,也就是继续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哪些区域要进行优化开发,就是不以土地扩张性开发为主,也就是说不再进行大规模、再大规模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所以我们说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十二五期间和区域发展并行的两大战略,这是国土开发的一个新的思路,也是开发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国家区域调控理念和方式一个重大的创新,将对我们国家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下一步各个省要根据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来制定各个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国家明确的四大主体功能区域,也就是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具体地再通过省里的功能区规划,落到每一块区域上。
记者:也就是说,咱们已经描绘了一个大的蓝图,从大的方向,有些大的区域就不能搞开发了。怎么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怎么来平衡地区之间这种发展的不平衡?
李守信:优化开发不是不发展了,也不是不增长了,实际上它是增长方式转变了,这里面实际上最突出的,一个是在能够继续重点开发的区域,要形成一种城市化的战略格局;另外一个,我们还要形成一个农业战略格局,我们这里面叫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不是不发展农业,但是它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活动,所以这些区域我们明确为限制开发,实际上是把这些土地保护起来,这里面主要都是耕地,保护起来,这些区域永远不能再动了,实际上就是把它用作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
十二五规划草案设新机制保障目标顺利实现
有了新目标,新规划,虽然看到了无数的好机会,但大家还是有一个疑问,未来的十二五规划,该如何来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制定了具体的措施,来确保既定的目标顺利实现?
记者:其实大家都很关注“十二五”规划未来该如何实施,如何保证它能够顺利地实施,并且完成既定的目标呢?
李守信:制定规划是为了实施规划。过去我们一直有个说法,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但是实际上这种局面已经改变了,特别是“十一五”,我们谈到“十一五”规划有很多的亮点,其中之一就设立了约束性指标,就使得规划不仅仅具有指导性、战略性,同时还具有了操作性。“十二五”规划我们会在继续加强实施方面下更大的工夫,以便能够顺利地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要搞好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并采取及时和切实有力的措施来妥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这种评估考核办法,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考核,这里面主要要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考核,强化对于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节能环保、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评价,而且并将这种考核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记者:您刚刚提到的新的考核指标,能不能详细地说一下,跟之前的区别在哪儿?
李守信:现在我说了要完善考核办法,我们下一步就准备要制定这套指标体系。现在这个机制上考核干部都会说一年财政增加了多少收入,像长远的一些教育、卫生花钱看不见。当地领导好不容易增加了几千万的收入,他花在一些大高楼的建设上、工厂的布局上,老百姓确实看得很清楚,但是这是眼前的利益,长远上教育卫生没有或者很少,所以现在要制定这样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