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京粤港澳台五地企业女老板:不做花瓶委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11:51  南方日报
“她”老板 “她”老板

董明珠在两会上是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 董明珠在两会上是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

张茵在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张茵在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广东进行工商登记的企业456万家,其中女法人代表82万人

  ◎女性的企业领导力相比男性不仅不差,更有独特优势:细致

  ◎女性治理企业有“女人味”,多采用民主型和参与型的方法

  ◎女董事长许淑清说,她一生有三次印象深刻的落泪

  编者按

  明天是第10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去年的妇女节,南方日报重磅推出《“她”官员》特别报道,以活跃在政坛的女性高官的际遇与心路为样本,反映女性从政路上的成就和困难。今年,妇女节将开启新的百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将关注的视线投向女企业家群体———“她”老板。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京、粤、港、澳、台五地数位企业女老板和女性杰出人才,试图勾勒出今天“她老板”的肖像。

  ■现场直击

  成功女老板不做花瓶委员

  在两会会场上,我们看到不少女老板正以代表、委员的身份行使她们的政治权利。尽管已经是业界成功的女企业家,但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却不甘做一个“花瓶委员”。每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总是提出一些经过思考的提案,常常被媒体重点选登。尽管低调,但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十分坦诚。

  张茵:关注打拐

  2008年两会开始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茵提出关于富人缴纳个税和新劳动合同法等一连串提案,引发强烈争议。之后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后再也不会说了”,虽是对当年的争论“来个总结”,但身处舆论漩涡的疲惫之意已经尽显。

  那一年,张茵经历了两次低谷:先是公司的劳工制度备受质疑,接着又传出她身价缩水到7%。2009年全国两会,尽管媒体期待张茵“继续说”,但历经跌宕的张茵选择了沉默。

  2010年,张茵终于“继续说”了,谈民工荒、谈“富二代”、谈放开二胎政策,她的建议继续成为媒体的焦点。而今年,她关注两类群体,一类是被拐小孩,一类是中老年人。

  “并不是因为打拐最近成了热点,我才关注。”张茵说,现在一个家庭里孩子并不多,孩子失踪了、被拐了,对家庭打击很大,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李小琳:到会场外采访

  在政协会议的会场中,还有一位女委员时时引人关注,她就是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李小琳。李小琳在中国电力市场被称为“一姐”,统领着市值近百亿的中国电力。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李小琳又成为“新能源一姐”。她曾荣登美国《财富》杂志全球商界女强人榜,被媒体称为“女电王”、“站在国际资本肩上的美女CEO”。

  全国政协大会妇联界别会场里,记者们围着她采访,李小琳为了不影响会场秩序,主动提出到会场外接受采访。对于“女强人”的角色,她认为“强”其实来自于内心的强,只要心中有大爱,内心就会有强大的力量。

  李小琳说,当一个好女人有学问。女人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很多:是母亲也是女儿,是妻子也是姐妹,要完成好这些角色,就要把心中的爱献给家庭、献给周围的人“因为这些都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

  在一个女老板办公室,室内摆放着素洁的百合和鲜艳的洋兰,待客的茶具上也镶嵌着花朵。她悄声说:“我连内衣也会随着心情挑选不同的色彩和款式,春节就由里到外都是红的,让自己全年有个好心情好运气”。

  今年三八节前夕,由广东省妇联等举办的粤港澳台妇女论坛一个有关经济的分场上,台上台下尽是着五彩服饰、拎华丽手袋的俏女子,她们可都是企业掌门人,有的还是上市公司董事长。

  这让人不禁想起多年前媒体描绘的女强人形象:多是不顾家庭、不在意打扮的“铁娘子”。到了今天,女强人是“立得稳商界,又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三栖明星”。

  理解女强人由于家庭压力,女性要获得跟男性同样的商业成就就要加倍努力

  对比男性,女性在商场上的成就和潜力到底有哪些?她们成为老板、成为女强人有哪些优势,又要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进行工商登记的企业有456万家,其中女法人代表有82万人。省妇联估计,实际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女老板比这个数字要多得多。

  资料显示,在国际上,女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占25%—33%。在中国,女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盈利比例比男企业家多7.8个百分点,持平的企业多4.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少12.1个百分点。女性创业在中小企业中成功率比较高,但女性创业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

  “女性管理层具有若干特质,例如女性天生独有的敏锐直觉,善解人意,乐意互相交流讨论后再作决定,财务控制严格,量入为出,采取较稳健、风险较小的经营策略等。”香港女工商及专业人员联会会长、鹰晖保险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胡金爱说。

  女性的优势还表现在思维灵巧,善于学习新事物和他人经验,继而钻研开发新产品或商业模式;实行软性管理风格,多采用民主型和参与型的领导方法;善于沟通合作,富有感情,包容性大,做事感性,更爱发挥团队精神;比男性更有耐心、韧性和自控力,能刻苦,忍耐力强,能够以惊人的毅力渡过难关。

  胡金爱认为,虽然女性有着诸多优势,但受传统观念、外部环境以及家庭的影响,女性常常无法放弃家庭所承担的家务和抚养子女的责任,容易陷入婚姻、家庭和事业多重矛盾中。

  此外,女性在职场上仍然会受到性别歧视。由于家庭压力,女性要获得跟男性同样的商业成就就要加倍努力,从而在工作中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调查数据显示,有62.2%的女性感到工作压力很大。

  细致领导力我在员工们面前不摆架子,但我也需要让下属明白,这个企业的老板是我

  实际上,女性的企业领导力对比男性不仅不差,更有其独特优势:细致。

  在员工的眼中,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艳芬是一位极具领导能力的女老板。她1988年开始创业,用了23年时间,从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个体户发展成拥有1400多名员工、3000多家加盟店的女企业家。

  细致、亲和、温柔、爱美是吴艳芬给很多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员工们更愿意称呼她为“芬姐”,而不是“吴总”。

  从家族式管理转变成现代企业管理,是吴艳芬当前的头等大事。前几天,吴艳芬跟公司各部门开会讨论营销业务,一位下属在会上提出:芬姐为什么不愿更多地放权“这么多员工跟着我吃饭,我要对他们负责,所以什么都会管得细一些,这也许是女人天性使然。但这也会让员工产生管得太紧的感觉。”

  “另外,虽然我在员工们面前不摆架子,但我也需要让下属明白,这个企业的老板是我。各部门像奥运五环一样,联合成一体,而不能各自为政。”吴艳芬说。

  和吴艳芬一样,广州市得洁洗涤剂厂厂长谢小夏在管理上也十分注重细节。她大学读的是工业会计专业,研究生又学了技术经济学,对数字特别敏感。毕业后,她在父亲的鼓励下,拿着1万多元闯进洗涤剂行业,企业由最初年纳税几千元发展到近百万元。

  谢小夏对企业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还给企业制订了工作流程和程序表,包括接电话和接待顾客时使用的礼貌用语、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等,甚至连公司司机的修车点,她都去看过、了解过价格。

  治企女人味管理刚柔并济,发挥女性善良柔韧的人格魅力。在企业运营上更细腻,人情味浓

  对员工十分关心是多名女性企业家的共同点。其中一个女企业家说:“女性治理企业具有‘女人味’,面对员工我们会比男人更加心软。”

  这种“女人味”给企业带来了不一样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生机。

  “管理刚柔并济,发挥女性善良柔韧的人格魅力。”广东发展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桂芝说,女性的善良、柔韧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这将更有效地促进企业和谐持续发展。

  王桂芝经常与银行中层干部一起,在给他们高指标、重任务的同时,也给方法、给思路、给资源、给关爱和帮助。她和下属一起走市场、见客户,每年元宵节前都举办由中层干部携妻子或丈 夫 参 加 的“情人节———温馨家庭联谊会”,感谢家属对员工工作的支持;对于一线普通员工,她建立每月行长接待日制度,对生活困难和生病、住院的一线“小人物”,她上门慰问,及时给予补助。

  “女性在企业运营上更细腻,人情味浓。”吴艳芬说,她更愿意把自己与员工的关系看做是一种情分。

  吴艳芬也谈到了“女人味”的问题。比如美思公司设立了“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员工。过年开工后,吴艳芬到车间每个岗位上去派红包、发糖果,给员工的孩子们送礼物。

  员工家属对公司的认可很重要。圣诞节,吴艳芬一大清早就提着一大篮巧克力站在公司门口,等着员工来上班,当天每一个员工都收到了芬姐送的巧克力。连员工桌子怎么放坐着舒服,她也会去操心。

  当然,“女人味”绝不意味着女性不坚强,恰恰相反,女性的韧性有时候比男性更经得起考验。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介绍说,她一生有三次印象深刻的落泪,每一次对她来说都是重大的变革。

  “第一次是我去下乡,第二次是离开家庭的庇护从北京南下广东创业,第三次是将企业扩展到广西。每一次选择都是考验,来自传统以及家庭的压力让选择变得非常艰难。我虽然哭了,却依然坚强地选择了变革,实践证明我成功了。”

  谋略第六感凭借女人的“第六感”敏锐地感知到全球经济风向标,更早地推动企业转型

  很多人都说女性在大局观方面先天较差,谋篇布局上与男性比有一定差距,但已在商界获得成功的女老板们却不这样看。

  在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凤仪看来,女人和男人经营企业丝毫没有能力上的差别。这位外人眼中的“铁娘子”,正在为打造一个有持续竞争力的知名企业而拼搏。梁凤仪说“企业经营者经营能力没有男女之分,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干。”

  梁凤仪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涌现出来的企业家之一,从制鞋起步开始创业。传统产业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她似乎凭借女人的“第六感”敏锐地感知到全球经济风向标的变化,比其他企业家更早地在转型的路上起步,赢得了先机。

  后来,她还提出企业要“以退为进”:退出不创造价值的订单,退出没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退出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制造转变,从传统产业向环保产业转变。

  从梁凤仪的介绍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女老板对大局、大势的把握也是非常到位的。但对此,澳门中华总商会妇女委员会主任何佩芬则提出不同的意见“目前,在女性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还非常少。”

  原因何在?何佩芬认为,以“弱者观”和“依赖观”为代表的妇女“自我禁锢”意识以及社会的习惯性思维阻碍妇女的进一步发展。

  相处另一半女老板们并没有像大众想象中的那样,有了事业就忘了家庭

  对于女老板们来说,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总是容易引起外界的关注和猜想。生活中,女老板们并没有像大众想象中的那样,有了事业就忘了家庭。不少女老板恰恰相反,家庭幸福溢于言表。

  1975年,肇庆中杰公司董事长、肇庆市台商协会副会长何玉铃与丈夫刘信国在台湾创办了中杰鞋业有限公司。1989年,他们到肇庆建厂,如今在大陆有五个分厂,总计员工有1万多人,年产值1亿多美元。

  在公司的经营上,先生负责技术和管理,她则主要负责后勤、财务和基建,以及对外公共关系协调,成了里里外外的“管家婆”。

  “我们俩一起经营公司30多年了,难免发生争执。一般来说,冲突时我自己会退一步,因为他的个性比较冲。当然,如果确实是他不对,我就从一个新角度去慢慢说服他。”何玉铃说。

  夫妻一同打理生意,有什么好处呢?何玉铃娓娓道来:“夫妻搭配可以各取所长。我先生比较严谨严格,而我是柔和的。有时,有员工犯了过错受到我先生的严厉责备,会产生辞职的念头。我就从中调和,一方面向先生提出员工是无心之过,一方面让员工理解我先生的出发点,同时鼓励他振作起来。现在公司员工很稳定,流失率低。今年不少厂缺工严重,而我们的员工却带来不少老乡,节后20天内就招了1300人。”

  在家里,何玉铃的丈夫喜欢下厨,做的饭精致又好吃,厨房就归他管。这对夫妻业余的共同爱好是“喝喝茶,唱唱歌,过很简单的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李强 徐林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洪奕宜

  实习生 司敏 通讯员 沈馥宣

(编辑:SN021)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企业女老板 委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