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立新建议恢复发行特种国债供社保基金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17:4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黄深钢、岳德亮)“社保基金规模不断增长,但基金投资渠道窄,收益水平一直较低。”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建议,应考虑通过恢复发行特种国债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同时稳步提高其收益。

  社保基金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纳入制度的人数持续增长,基金积累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但与其不断增长的规模相比,基金的收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准。基于安全考虑,国家规定社保基金只有存入国有银行和购买政府发行的特种国债这样两种存放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适合社保基金购买的特种国债多年一直未发行,普通国债由于可用于回购等原因又不适于社保基金购买,导致基金实际上只有银行存款这一唯一的分布形式,基金的投资渠道显得过于单一。而目前,由于国家银行利率较低,使得基金利息收益也随之受到影响。

  李立新委员介绍说,以宁波市实际来看,近年来社保基金银行利息收益率在3%左右,收益率总体水平尚不高,特别是在出现物价上涨较快的时期,这样的收益水平事实上使基金存在隐性贬值的风险,这对于增强基金自身抗风险能力是较为不利的,也将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

  为此,李立新委员建议,在强调社保基金安全至上的原则下,有必要研究合理拓宽基金投资渠道,提高基金投资收益水平。现阶段,可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是尽快恢复发行适合社保基金购买的政府特种国债。该特种国债实行定向发行,不在市场上流通,其票面利率应高于同期限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二是对部分具备条件的社保基金统一由省级政府出面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运作。其具体操作方式可比照东北地区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委托投资办法。

  三是建立与CPI指数挂钩联动的社保基金银行存款优惠利率浮动机制。在物价上涨较快的时期,应及时根据CPI指数变动对社保基金银行存款优惠利率予以调整,以维护基金利益,规避存款贬值风险。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社保 国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