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城市
丽江
城市:云南丽江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丽江市副市长杨一奔
“就因为文化保存得好,所以商业、旅游才发展得好,因为商业、旅游发展得好,文化才能更好地保存下去。”
“商业化并不一定就是坏事,谁说商业化就肯定会导致文化的破坏?如果政府引导得好,商业化和文化能相得益彰地发展。”这是丽江副市长杨一奔的看法。
她已经连续9年提交保护东巴文化的提案。这个纳西族女子出生在云南德钦县金沙江畔的一个叫“奔子栏”的藏区,那里曾是格萨尔王时期的重要城池。
南都特派记者 黎诚 发至北京
“为什么我一直致力于推动东巴文化?因为这是现在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杨一奔透露,丽江方面最近正和哈佛大学合作,翻译留在哈佛图书馆里的600多卷经书。正因为种种为丽江和东巴文化奔走的努力,甚至有媒体称她为“丽江名片”。
东巴文化和丽江的发展相得益彰。去过丽江古城的驴友,很多人都会买印着东巴文的T恤。不过,过于过度商业化、开发旅游资源而导致文化被破坏的质疑声在网上不绝于耳。
对此,杨一奔回应:“那是因为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丽江。”她讲起了丽江的历史:早在古代,这里的商业气氛就很浓,是商业的集散地,所以才有了茶马古道,“丽江有句古话,就是丽江的四方街天天都是街。因为其他地方都是几天才一次街市,而丽江每天都有。”
“商业化就是一匹野马,你要给它套上缰绳,它才能跑得又快又好。这个缰绳就是政府的引导。”她介绍,在丽江古城中,有专门制作古东巴纸的商店,很多游客前来参观、购买,这些经费,可以用于实现对古东巴纸制作技艺的传承。而丽江的传统舞蹈“丽水金沙”也是因为有商业演出,才能一直传承下来,否则早就死掉了。
“以前媒体批评过丽江古城的酒吧街,认为那就不是丽江了。我们关闭了一周,结果更多的网友来投诉。后来开了以后,我们做了营业时间的限制,也要求他们以演唱民族歌舞为主。”杨一奔说。
“就因为文化保存得好,所以商业、旅游才发展得好,因为商业、旅游发展得好,文化才能更好地保存下去。”杨一奔笑言,“网上不是说,旅游就是一个人离开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么,如果我们没有这种传统文化,跟别的地方有何不同之处?人家怎么会来呢?”
此次进京,除了保护东巴古文化的提案,她还带来了把丽江作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地区的建议。她说,希望,对长江中上游重点生态功能区建立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补偿专项基金,“因为当地百姓牺牲了自己的资源来维护国家利益,但是一般都只有一次性补偿,希望能够建立一种长效的补偿机制。”
谈房价:
丽江市民的住房不是问题
美丽的风景、浓浓的民族风情,游客趋之若骛,会否带来房价的提升?杨一奔回应说,丽江的房价一直很平稳,没有大起大落过。在房价上,可能中心地段房价会有一万多,但普通的住房一般都是3000元左右。
“丽江市民的住房不是问题,因为丽江祖上就有盖自住房子的习惯,儿子分家出去后,都是要自己盖房子的,所以,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祖屋自住。”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