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张近东:五年内中国定有世界级零售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8日08:10  新闻晨报

  晨报驻京记者 陈敏

  此次“两会”,代表委员在关注民生等社会热点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并为行业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前瞻性的思考。

  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关键期,“这对广大民营企业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需要去主动承担更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责任。”

  张近东表示,相信未来五年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大型零售企业。

  物流环节太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此次“两会”,张近东的提案就包括建议加快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从而有效拉动内需。

  张近东表示,作为不断启动市场、拉动内需的助推器,流通业近年来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2.7万亿元,“十一五”时期为10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倍。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0年的6.8%。

  数据还显示,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2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2005年提高23%。由此可见物流需求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的加强。

  虽然物流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但张近东指出,我国传统的物流体系大多处于欠发达状态,物流基础设施不到位,物流环节多,速度、效率等指标也不尽如人意,“整个物流环节存在较大的浪费,生产与流通、消费的协同成本高。与国外流通业的高度发达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降流通成本能帮助稳物价

  政府报告工作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对此,张近东表示,流通企业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另一方面更要积极推进建立我国的大流通格局,降低流通环节费用,从而全面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使之成为稳定物价的重要手段。

  张近东援引数据说,目前,我国物流总成本已占GDP的18%左右,“要积极推进建立现代化大流通格局,强化信息化应用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我相信,流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咽喉作用将日益凸显。”张近东认为,高效率、低成本、现代化的流通体系,能指导上游科学研发、合理生产,从而帮助上游大幅控制制造成本。

  线上线下都重点发展

  如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快自身产业升级,是此次两会中民营企业代表委员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对此,张近东表示,今年,苏宁最重要的一项调整就是针对苏宁易购的发展战略,“苏宁易购新的定位为,未来十年内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主流地位,打造一个等量齐观的‘苏宁’。”

  张近东介绍说,早在2000年前,苏宁已开始考虑电子商务。而去年对苏宁易购的运作,更是让苏宁清晰地看到网络市场的实力和潜力。“今年,我们对苏宁易购进行独立化运作,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苏宁易购网上购物的需要。”

  张近东表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加上苏宁的实体店面、物流系统、售后服务等已先后建立,苏宁未来发展的重点将是线上电子商务和线下的实体购物。

  产业转型升级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之一。对此,张近东坦言,希望通过苏宁易购这种“虚拟网络+实体网络”的立体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完善覆盖,从而成为苏宁未来打造世界级企业的重要路径。“我相信未来五年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大型零售企业,对上游制造企业的流通服务能力和对下游消费者的消费服务能力均将大幅度提升。”张近东表示。

(编辑:SN00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