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宋晓梧:保持投入增长幅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8日11:00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10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主题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政协委员郑新立、宋晓梧、邵鸿、吴明江、于炼出席记者会并回答提问。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回答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有关“如何加大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问时表示,搞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投入,“十二五”期间保持增长幅度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经济腿长、社会腿短”。

  宋晓梧说,要搞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投入,如果投入不足,覆盖面都达不到。在“十二五”期间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有较大的提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在教育、卫生、社保、住房、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比2009年增长了19.9%,整个“十一五”期间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宋晓梧指出,从我们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几个主要指标来看,再进一步加大投入总量的空间还是有的。根据2008年的一份资料,我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这几个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与全世界相比,比3000美元以下的国家还低13个百分点,比3000-6000美元的国家平均要低24个百分点。当然,2010年我们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现在看来,总量投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宋晓梧还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里和财政部关于2011年预算的一些计划里已经做了规定,比如,在2011年,教育、社保方面的投入增长幅度都高于16%,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投入也将近15%,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都远高于2011年我们对GDP的预期增长只有8%,总量投入加大了。如果在这种投入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保持这样的增长幅度的话,对于我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财政体制从投资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我们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经济腿长、社会腿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编辑:SN020)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