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谈公立医院改革难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8日11:0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10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主题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政协委员郑新立、宋晓梧、邵鸿、吴明江、于炼出席记者会并回答提问。

  中国新闻社和中国新闻网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吴明江委员,大家都很关心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您认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难点在哪呢?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吴明江说,公立医院的改革确实是一个难点问题。公立医院改革难在哪?我们也琢磨了很长时间,政府办的公立医院是体现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它也是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力军。但是一个公立医院,它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非营利性经济运行的经济实体。

  吴明江说,我很坦率地说,我个人的看法,目前我们的公立医院既延续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又在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我们在这个领域的一些同行也在说,叫做“公家开店、自主经营”。这种模式也许在企业是可以的,但是在社会公益性机构,尤其是在医院这样的机构,它必然带来弱化公益性,所以它的难点在哪呢?就是,既要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要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行真正的、规范的进行治疗。看上去很好理解,但是实际上调整、改革很难。所以我个人认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

  吴明江说,宏观层面上的问题。比如,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公立医疗机构的布局,如何保证相关区域的老百姓都能得到公立医院的服务,这里有一个发展问题。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结构问题,“管办分开”这句话大家都在报纸上看得很多了,“政事分开”大家都觉得应该这样,但是如何改变现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确实需要很好的来研究。如何来明确公立医院的补偿政策,改变“以药补医”这样一些诸多非议的传统做法。建立符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支付制度,现在大家都是按项目收费,如何来和我们的医疗保险很好的协同,建立一个新的支付制度;如何来建立符合人民公众,又符合医学规律的职业的评价制度等等,所以宏观层面上改革的内容很多。

  吴明江说,在微观层面上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规范运营,这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成立医管局来探索管办分离的问题、政事分开的问题,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应用,零差率销售,调整医院的补偿政策。还有一些地方也在推进医师的多地点执业等等。在微观层面上,做的改进服务的工作、保障医疗安全的一些措施也很多,比如临床路径的推进、电子病历的建设、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等等,我觉得整个这些探索做了很多努力。到现在为止,我个人的看法是,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吴明江说,前不久总书记在政协的一个联组会上特别提到,争取“十二五”期间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方面我们的建议是什么呢?能够不断的总结我们改革的经验,同时结合这样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能够真正落实“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的,大家看一下“十二五”规划里面已经明确提出了改革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政策和支付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的管理制度,所以能够在这些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取得积极进展。

(编辑:SN020)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