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人社部称养老基金结余15000亿 支付不存在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8日11:13  人民网

  [胡晓义]:你这个问题的角度,我确实觉得很新颖,就是限购令和五年社保缴费的要求对北京的就业形势有什么影响。我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不一定回答准确。我想,在住房市场上需要有一定的调控措施,这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社保缴费的年限作为一项限制措施,我认为也可以得到大家的理解。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前些日子曾经出现过一些情况,有些可以认定为无良中介,号称可以代办补缴社保来获得购房资格,这个问题北京市的官方已经作出了澄清,制度是严密的,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了一定严肃查处。至于你说对就业有什么影响,现在我们还没有从北京市的渠道得到对就业有明显影响的信息。我理解北京的就业市场仍然是高度开放、高度活跃的市场,全国各地的劳动者都有可能到北京来寻找工作岗位。限购令只是说在购房上有一定的限制,对于租房、对于其他方面没有过多的限制。所以我个人认为,对北京市的就业形势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从北京市得到了这方面的信息,我们会跟媒体进行交流。谢谢。

  [江苏南京晨报记者]:现在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一是在江苏苏北一些欠发达的县市已经出现了因为新增的就业人员不足,社保基金有较大的缺口。我已经开始在担心,等到二十年以后,我退休的时候,社保基金总量够不够,我能不能领到养老金,能不能领到退休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他们的社保缺口怎么来弥补,像我的担心,怎么样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前两年很冷的时候,包括在南京也有出现农民工露宿街头,冻死在马路上。人保部前两年也讲过,将会建造一部分的打工楼,来解决寻找工作的农民工暂时安身问题,但是这两年没有这个说法,想问一下打工楼有没有在计划中?谢谢。

  [尹蔚民]:你也是问了两个问题,头一个问题涉及到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实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从目前的情况看,养老基金的支付,是不存在问题的。去年统计数据,我们收上来的养老保险基金大约是在13000亿左右,支出的养老保险基金大约是近1万亿左右,当期的结余有3000亿,累计的结余有15000多亿。但是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好在什么地方呢?一是现在统筹层次还比较低,不同的统筹地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提高统筹层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这样就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的调剂,有利于化解风险。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大家都知道,去年底我们老龄人口1.7个亿,占总人口的12.8%,而且增长速度比较快。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早就决定设立全国社保基金,而且全国社保基金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的,到去年底社保基金已经有七千多亿。另外一方面,随着个人账户包括新农保的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我们还要研究投资的办法,使老百姓的养命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增值,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巨大的冲击。我想,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尹蔚民]:第二个问题,关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你实际上讲的是农民工的公寓问题,和刚才那位女记者的提问应该说差不多。现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已经非常明确,政府的责任在于保障性住房,也就是廉租房和公租房,而且建设部门已经有这样的政策规定,就是在政府盖的廉租房当中,要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很多城市现在已经在这样做。当然,这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和农民工现在遇到的其他方面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文化、薪酬等问题一样,有关部门都在进行认真的研究,相信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都会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齐鲁晚报记者]:尹部长您好,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一五”规划中有几个目标没有完成,其中就是服务业就业比重,请问这个目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还有哪些困难,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谢谢。

  [尹蔚民]:在“十一五”约束性指标当中,其中有两项没有完成,一项就是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总理在政府报告当中非常坦诚地把这个问题讲出来了。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务业的比重本身还比较低,特别是跟发达国家来比还比较低,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一般要占到70-80%。第二方面,由于比重比较低,所以在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也相应比较低。在“十一五”期间,这个问题确实是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要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服务业的发展问题。随着我们工业化、城镇化快速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想在这方面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进。当然这几个指标政府工作报告上都已经讲了,包括城镇化的比例要提高四个点。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的服务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特别是我们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一个要点也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而服务业恰恰是容纳就业最好的、最多的、最大的行业。所以我相信,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在服务业当中会容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谢谢。

  [香港明报记者]:刚才提到了最低工资的问题,随着最低工资的逐年提高,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的压力,据我所知,很多在珠三角开设工厂的一些中小企业,比如一些港商他们都有这方面的压力,甚至面临着要关闭的危险。想问一下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会不会通过减税等等政策给这些中小企业一个发展空间呢?谢谢。

  [尹蔚民]:你讲的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用工成本的增加是当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比较大的压力,这是我们政府部门在把握这类问题时的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刚才我们讲到了,一线职工的工资确实偏低,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逐步地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职工工资的提高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使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贸易加工企业感到压力比较大,因为这类企业平均利润率都不是太高,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能力有限。当然不仅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还包括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等等,企业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我们会稳慎地把握,按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那句话,就是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一致。也就是说,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来提高劳动者的报酬。而且刚才我也讲到,这种提高可以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当然,这种劳动成本的提升,对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适度转移,也会产生一种倒逼机制,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谢谢。

  [中国社会保障记者]:请问胡部长一个老工伤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但是有些企业已经经营非常困难,甚至有的已经不存在了。这些老工伤人员的生活相对比较困难的,人社部将如何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工伤保障问题。谢谢。

  [胡晓义]:老工伤人员这个群体我们是这样界定的,就是已经受到工伤的伤害,但是还没有纳入到工伤保险的统筹范围里来,而是由各个企业自行管理解决待遇的一批人员,这个群体在老国有企业特别是过去一些矿山、建筑企业当中比较集中。老工伤问题是一个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改革涉及群体规模比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作出决策全面解决这个问题。据我们初步调查,现在工伤保险制度已经覆盖了1.62亿职工,老工伤人员这个群体还有300多万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其中国有企业当中有伤残等级的,特别是1-6级工伤人员加上工亡职工的家属。这样一个群体特别是伤残和工亡职工的遗属是最需要帮助的,因为他们日常的医疗费和抚恤费用都是比较高的。国务院决定把所有的老工伤人员都纳入到这个范围里面来,但是首先解决这130万人的问题,在今年4月底,也就是说下个月底,要将其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的统筹管理。在今年年底之前,要把其他的老工伤人员也都纳入到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正像你讲到的,老工伤人员所在的企业,有一部分已经破产了,有一部分虽然没有破产,但是经营困难,很难再拿出钱来,所以在国务院决策中是多渠道筹资,首先存续企业应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如果资金不足的话,目前工伤保险基金有一定的结余,用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再承担一部分,地方政府还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再提供一部分财政支持。此外,中央财政对于老工伤人员特别集中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等,给予有重点的资金支持,这个预算已做了安排,而且已全部拨付到各省。通过这样几条渠道,再加上过去我们工伤保险工作的经验,我相信这样一个涉及几百万人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可以得到较好地解决的。谢谢。

  [香港大公报记者]:尹部长,社保资金有一个保值增值的问题,现在有一些社保资金进入保障房领域,我们知道保障房投资和利润会比较低,想问一下,咱们这方面有没有什么限制和措施?另外,关于工资增长机制,很多人反映工资多少年都不变化,很多老百姓反映,这个工资增长受益人群是不是主要集中在公务员这个群体,因为他有一些机制来保障,其他人群的工资收入情况怎么样?现在收入分配差距还是在拉大,请问咱社保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措施? 

  [尹蔚民]:你也是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可能你的信息不大准确。现在社保基金的投资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进行投资运营,地方各个省市只是做实个人账户,中央补助的资金也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在运营方面有一系列的严格规定。你讲的进入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可能是住房公积金那一块,那不是社会保险基金。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我有个问题问尹部长,我们一直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现在村办产业特别是农业生产一线也特别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因为一些实际原因可能并不是很愿意到农村一线去工作,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不会继续考虑在政策上的加大扶持力度,从而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改变?谢谢。

  [尹蔚民]:我刚才实际上已经讲到,我们一直在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为什么呢?就是基层需要人才,基层有广阔的舞台。既然是政府鼓励和引导,就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刚才我也讲到,大学生如果到农村去创办企业,在税收、小额担保贷款、场地费用、创业的培训、指导等方面,都有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去工作,也会有相应的一些优惠政策。我们还是特别希望能够看到广大的高校毕业生能够根据祖国的需要,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大显身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有一个问题请教尹部长,刚才您提到劳动者报酬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相一致的。但是我们看到“十二五”报告里还有另一个数字,就是居民收入增长要在7%以上的年均水平,这两个数字之间如果出现矛盾的话,我们如何进行平衡,以哪个指标为主?另外您刚才提到劳动工资的增长在最高的年份大概达到了百分之十几,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我们的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的数据可能只有3-5%左右,这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您能不能给解释一下。谢谢。

  [尹蔚民]:这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居民收入占GDP的增长幅度,一个是劳动报酬提高跟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第一个是一个大的测算概念,就是每年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居民收入是多少,增幅是多少。第二个是单指在一个企业里面,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企业职工工资的提高,应该是同步,它不是全社会的大概念。再一个,最低工资标准都是由各省市来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内涵是要求各类企业职工的工资,不能低于这个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并不是说要以最低的工资标准作为职工的基本工资。我们一直在引导企业不能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同时也希望企业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地提高职工的工资,取得一种双赢的局面。刚才你问的这个问题,几个概念不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这几个数据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十二五”期间,我们居民收入的年增长水平要在7%以上,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我们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把这些工作都落到实处。谢谢。

  [主持人吴高盛]:本场采访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尹部长,谢谢胡副部长,也谢谢各位记者。今天下午有一场记者招待会,两点半,请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接受记者的采访,也欢迎大家参加。

  [人民网]:直播到此结束。谢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