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代表展望重庆与地震重灾区长效合作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8日16:3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孙奕、朱薇)“汶川地震后,一百辆、一百辆的物资运输车从重庆驶往成都崇州,那场面至今令我难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在近日举行的重庆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回忆起了重庆支援四川崇州灾后重建的经历。

  马正其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中国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取得的重大胜利,这让重庆人民读来备感亲切。

  他介绍,汶川地震后,重庆也受到影响,但程度相对较轻。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省市,对口支援四川省崇州市。两年零三个月时间里,重庆市累计投资近17亿元,投入5600名援建人力,为灾区建成医疗、教育、环保等民生工程。到去年9月,重庆对口支援崇州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11项已全部完工,并完成移交。

  在人员培养方面,马正其说,按照“软件”与“硬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对口支援工作思路,两年多来,重庆先后帮助崇州培训医疗卫生人员772名、教师720名、专业干部120名、3批大学生西部志愿者52名等多批人才队伍。

  “一次援建行,留下一世情;巴山与蜀水,渝崇一家亲。对口援建的结束既是一个节点,也是崇州与重庆加强交流与合作新的起点。”崇州市委书记范毅曾在去年9月援建项目完工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援建过程中,重庆市还从灾区长远发展需要着眼,实施了一批重点基础工程,不断完善两地在医疗、产业、旅游、商贸、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

  马正其介绍,重庆支援崇州的援建项目结余资金1.27亿元将按两地政府签订的《关于建立重庆市对口支援四川省崇州市工作长效合作机制框架协议》,作为双方建立的对口支援工作长效合作机制的保障资金。

  据了解,框架协议规定,设立1000万元重庆市支持崇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金,用于人员培训、专科门诊建设等领域,帮助崇州市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从软件方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此外,崇州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刚从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的人士等创办微型企业,保障资金可按规定拿出约3万元作为资本金补助。“目前,这些长效帮扶项目双方正在密切研讨,将尽快落实。相信两地今后的交流会越来越紧密,合作空间越来越广阔。”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说。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