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和住房的分类是建立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建设标准原则是:低成本、功能全、简约优质,适当提高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按照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高低分为最低、低、中偏低、中、中偏高、高六类,住房对应也分为六种。
“世界主要国家几乎都有专门的政府部门或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住房保障制度。”昨日中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在接受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媒体访问时表示,参照他国保障性住房的经验,“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并颁布实施《基本住房保障法》,并组建国务院基本住房保障委员会和国家基本住房保障局组织、实施保障房制度。”
住房应做六类划分
南都:保障性住房一直就有在做,这跟你提出的保障房制度有何区别?
刘克崮:保障性安居工程从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就大量存在,这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先后探索了经济适用住房、住房公积金、廉租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旨在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制度,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总量供应严重不足、分配制度不够合理等问题,使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现象长期存在。因此,我国在进行当期房地产调控工作的同时,更应着力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能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
南都:这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体系?
刘克崮:人群和住房的分类是建立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建设标准原则是:低成本、功能全、简约优质,适当提高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按照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高低分为最低、低、中偏低、中、中偏高、高六类,住房对应也分为六种。
其中,低保住房对应占全部人口约5%的享受最低社会保障户,由政府全资建设管理,产权归政府所有;平租住房和平价住房对应约30%的中等偏低收入户。这类住房以收回成本为目标,以政府和有条件的单位为主进行建设和管理,社会资金适当参与;而高档商品住房,对应约5%左右的高收入户。其建设和管理可获更高水平利润,完全市场化运作,政府把握总体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
应颁布《基本住房保障法》
南都:未来五年我国将建3600万套保障房,但对能否执行到位,各界都比较担心。
刘克崮:世界主要国家几乎都有专门的政府部门或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住房保障制度。我国也应整合建设、规划、国土、财税、金融等部门资源,组建国务院基本住房保障委员会和国家基本住房保障局,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及政府、银行、企业和购房者等方面的利益,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和政策。统筹住房的规划、建设、供应、分配、管理和流通等各方面工作。
另一方面,应尽快制定并颁布实施《基本住房保障法》,通过法律形式将基本住房保障体系明确固定下来,增强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引、推动和约束的效力。该法应包括上述各方面内容。也可考虑先制定《国务院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试行一段时间取得经验后,上升为《基本住房保障法》。
特派记者 李乾韬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