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建设 财政投入不足系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09:2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9日电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发言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形成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张大宁称,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形成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目前,全国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的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尽管已经达到了30%左右,但与世界上人均GDP3000美元和GDP3000—6000美元的国家相比,仍分别低13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差距依然很大。另据卫生部财务统计,政府给各级医院的投入占整个医院收入的比例不足14%,一般都在7%—10%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需要。

  张大宁提出,在调研中还发现,社会事业发展一方面是投入不足,而另一方面是发展不平衡,提供的服务质量也不高。以文化投入为例,过去的十年间,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未超过0.5%,低于世界上一般国家1%左右的水平。就这些有限的资金,70%以上用于城市文化建设。投入城市的资金被一些地方政府用于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有的成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老百姓很难从中得到实惠。

  张大宁就此提出五点建议:

  一、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提高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对于政府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及逐年增长的幅度,应作出刚性规定,为社会事业发展和实现“保基本”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二、 加强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管理,改变“管钱”、“管项目”的做法,把工作重点放在科学规划、制定规则、完善政策,为社会事业的发展营造公平、顺畅的环境。

  三、 改革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特许经营、合约出租、政府参股等形式,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分由市场主体承担。

  四、 开放经营性公共服务市场,清除社会资本进入障碍,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环境,打破传统公共产品生产、供给的垄断状态。

  五、 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税费减收、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形式,推动和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基本公共服务。

(编辑:SN01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