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政协主席: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09:3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南京市政协主席缪合林在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表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交织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这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战。

  缪合林指出,工业化社会给中国带来了失业、劳资矛盾突出等新挑战;城市化社会带来了城市贫民区、“三无”农民、房屋拆迁等新挑战;风险型社会带来了公民集体行动的新挑战;多样性社会带来了社会热点问题不断产生的新挑战。

  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管理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理念相对滞后;二是体制机制陈旧;三是社会参与不够。

  缪合林建议,应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改变重管理、轻服务,重GDP、轻社会建设的观念;要力争“十二五”期间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甚至国际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要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他建议,中央政府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多头管理局面,建立综合协调机构。

  缪合林建议说,要适应社会结构的转型,改变垂直管理模式,推动管理的扁平化,要建立社会管理的缓冲带,避免造成群众与政府的直接对立;要推进以城乡社区为主要载体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镇村体制向街道社区体制转变,逐步建立现代新型社区。

  要有序放开服务类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制定有关法规,让他们在法律框架内配合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限制有可能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社会组织的发展,保证社会稳定。要实现政府部门职能向社会组织的转移,通过政府的“瘦身”放权,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缪合林表示,强化社会舆情的收集与处置能力。在各级地方政府设置舆情综合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强对舆情的收集分析;完善舆情收集手段与方式,在基层增设信息收集点,对舆情进行动态收集,并根据舆情烈度分层级及时报送。

  他还建议,要根据社会结构、阶层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政协界别设置,使各界群众都能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政协委员的遴选制度和委员结构,使其真正代表和反映所在界别的利益诉求;要把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在社会管理中起到“预警器”和“安全阀”的作用。

(编辑:SN020)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