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位人大代表称以药养医模式导致药价居高不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10:30  大河网-大河报

  本报讯 虽然从199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降药价降了几十次,但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药品便宜了多少。全国人大代表在讨论这个话题时,认为以药养医的模式直接导致了药价高烧难以消退。

  □本报特派记者 郑松波

  唐祖宣: 以药养医导致高药价

  全国人大代表、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谈到这个话题时,开玩笑说,老百姓要避开高药价,最好的办法就是锻炼个好身体,不吃药!

  唐院长认为:“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将医院推向市场以后的结果。要想彻底改变看病贵、药品贵的问题,必须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现状。

  唐院长还认为,药品的出厂价都不高,经过了许多流通环节之后,层层加码,到了患者手里就变得十分昂贵。

  马力: 医改关键是控制医药费用

  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国务院参事马力提交的《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中,她提出,“医改的关键是控制医药费用”。

  马力呼吁,制定全面的控制医药费用的方案,解决群众呼声较高的“看病贵”问题。如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目录的同时,建立医疗服务制度、基本医疗服务目录,规范医疗服务程序,以减少重复检查、非必要手术、昂贵医疗检测等。需要从控制医药费用角度探索改革方案,不断完善控制医药费用的制度体系。

  储亚平: 实行药品倒招标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说,我国药品现在有3万多个品规,国家可以花一年的时间对这3万种药的成本进行检查核算。在掌握成本后,给制药企业适当的利润,然后利用倒招标的方式,挤出虚高的水分,然后利用现代物流的优势,将这些药直接配送给医院。节约很多环节,可大大降低药价。

  储亚平代表还建议,我们可以像台湾的药品销售一样,实行明码标价。他说,台湾的药品上面都标有成本价、零售价,患者可以看价买药,这样就不存在虚高。

(编辑:SN00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