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庭大委员:把科研人员从繁琐考评中解放出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11:0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9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王庭大以“要让科研骨干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上”为题发言,建议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以成果和贡献为依据的科研评价制度,减少频繁的评比奖励和科研骨干过多的兼职,把广大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繁琐的考评等事务中解放出来。

  王庭大最近先后在全国4个领域的11家科研院所374位研究员中对其直接从事科研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科研骨干直接从事科研时间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有16.5%,占二分之一时间的有44.1%,其他时间大部分用在项目申请、评审考核、申报评奖等活动上,有90.6%的研究员认为主要是用在争取项目上。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双休日和每天的晚上加班搞科研,其中每周加班超过16小时的人员占一半以上。

  王庭大表示,科研人员特别是科研骨干在正常工作时间直接从事科研时间少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为此我建议:

  一、要保障科学家科研权利。科学研究是老老实实的学问,需要专注和专心。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权利,也是科学家为国家效力的途径。要尊重他们的权利,让他们自觉履行职责,专注科研,决不能浪费他们的时间,进而使他们大量加班,透支体力和精力。这也是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国家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人员专注研究和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特长,把他们的主要精力和创造智慧引导到攀登科技高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去。

  二、要改革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在问卷调查中,73%的研究员认为,要改革完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在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还要整合资源,减少多头重复配置,扩大科研院所的自主权。要合理确定财政稳定支持经费与项目竞争分配经费的比例,特别是要加大对重点科研机构、优秀科研团队和杰出科学家的稳定支持,同时减少项目的数量,提高项目的支持强度。对基础科学研究稳定支持经费的比例要比其他领域更大些。为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条件。

  三、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科研评价评估体系。要开辟体现科技人员和管理支撑人员不同特点的职业发展道路,重视科技管理支撑队伍的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成就事业并享有相应的经济社会待遇。要尊重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规律,对厚积薄发的基础研究不能过分的考核、评价,要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以成果和贡献为依据的科研评价制度,减少频繁的评比奖励和科研骨干过多的兼职,把广大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繁琐的考评等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潜心钻研。同时还要给他们“愣愣神”的时间,有一些冷静思索和奇思妙想的工夫。

  四、领导机关管理部门要当好“后勤部”。“后勤部”要增强服务意识,为科研一线服好务,少干预、多尊重,创造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环境。

  王庭大表示,作为科研人员特别是科研骨干也有个用好钱、用好人、安排好时间的问题,也有个甘于寂寞,坐得住板凳,防止心浮气躁的问题。

(编辑:SN020)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