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工作人员定向招聘引发代表委员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1:13  新华网

  (两会中国网事)网民叩问“萝卜招聘”“录人唯亲”“超速提拔”

  代表委员建言人才招录公平阳光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量身定做的“萝卜招聘”,“老子招儿子”的“录人唯亲”,官员子女“超速提拔”,网络曝光的种种招录不公,频频引发网民的叩问。

  参加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这为遏制乃至最终消除人才招录三种怪相指明了方向,全社会应该共同为之努力。

  如何让“萝卜招聘”的“坑”挖不成?

  【事件】2010年11月,福建屏南县财政局收费票据管理所公开招聘一名工作人员,其招考条件之严苛,犹如个人简历的翻版。最终只有某副市长的女儿符合报名条件。经网帖曝光后,招聘被取消,两名官员被停职。

  2010年底,江苏句容市政府接待服务中心公务接待人员招聘条件被指疑为某副市长侄女“量身定制”,最终招考被取消。

  【网评】网友5ff99ba:这种招考简直就是践踏公平,是对社会公正的直接挑战。原本为公平公开设计的招考程序,怎么沦为了个别人以权谋私的“幌子”?

  【建言】全国人大代表赵湘平:公开招录背后的公平正被一些部门和单位用“技术手段”打破。掌握权力的部门与单位没有严格依法行政,而是从本部门甚至是个人利益出发滥用职权。这说明一些制度、政策、规定本身还不严密,存在漏洞,给权力滥用造成可乘之机,堵塞了阶层之间的流动渠道。应重新构建一个社会认知和价值体现体系,有意识地让各行各业、各类人才都拥有上升的通道,促进层际流动,避免社会阶层“固化”。

  全国人大代表李建保:有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上应明令禁止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中除岗位要求所需的条件之外设立“排他性”条件,十分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相关规定还很不完备,单位有“自主用人权”,尚无制约“潜规则”的有效办法,要消除人们对官员选拔的“公正焦虑感”,就必须制订规范透明的新规则、新制度,让公正落到实处。

  怎样限制“录人唯亲”的特权?

  【事件】2010年12月底,一份名为《请求安排子女工作的报告》的文件在网上流传,内容为湖南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将大学尚未毕业的儿子安排到财政局工作,报告上还附有冷水江市委书记、市长等的亲笔批示。冷水江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长回应称,该市曾有决定,就是照顾一把手亲属子女工作。最终冷水江市编办取消了曹长清儿子的聘用资格。

  2011年1月,网帖举报广东汕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将20多名亲戚调入本系统工作,并把持了财务、营销、仓库和监察等核心业务岗位。而他本人也系首任局长亲外甥。目前陈文铸因涉嫌违纪已被停职并立案调查。

  【网评】网友chenyang:公务员招考纪律明确,党政廉政规定也有回避制度,为什么管不住一把手的胡作非为?

  网友“chen007”:“老子”招“儿子”,这是明明白白的不平等、双轨制,要严惩以权谋私之辈。

  【建言】全国人大代表张凤宝:“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不如有个好老子”,话有些偏激,但确实暴露出一些“硬规定”存在“软执行”甚至“不执行”问题,特别是对个别领导干部在人事权力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一部分官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牟利,极大地伤害了群众感情,对干群关系极为不利。“录人唯亲”,说到底是由于权力缺乏监督导致的腐败。

  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应把所有报考人员家庭背景、简历等信息公开,特别是向所有参与竞争的人公开,竞争者会瞪大眼睛互相盯着是否有徇私舞弊行为。还应实行实名打分,以利于追责。对举报反映的问题“真查”,一旦查实必须从严惩处。

  如何给“超速提拔”踩刹车?

  【事件】2010年9月,福建省尤溪县县委常委之子卓德增,尚处新录用公务员一年试用期内,却被公开选拔为该县副科级干部,被质疑违反公务员法关于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满合格的才能予以任职的规定。

  【网评】网友“川东人家”:凭什么人家要八九年才能获得的职位,他们一两年就得到了。如果没有猫腻,为何不正面予以详细回应,让大家心服口服?

  【建言】全国人大代表迟夙生:因为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可以互调,所以地方上一些领导干部先把孩子弄到更容易进的事业单位,升到处级之后再调回党政机关。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立即杜绝将会产生严重后果,会使奋斗的年轻人失去目标。对于已经浮出水面的案件必须彻底查清,给公众一个交代。

  全国人大代表张凤宝:并不是领导干部的子女就不能提拔。公众质疑的是领导干部是否利用权力为子女录用、升迁施加影响和进行“关照”,人们要的是公平。应严防、严查、严究领导干部营私舞弊的行为,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严格实行回避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在监督制约还存在不足的情况下,超常的事越少越好。开了这个口子,就可能给权势钻营留下了机会,给公众留下猜测的空间。领导干部岗位不同于其他岗位,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历练积累一定经验才能担起重任。所以超速提拔不管有没有背景都要慎重,否则难免会引发公众的怀疑。(记者姜琳、刘元旭、谭剑、张丽娜、熊润频采写)

(编辑:SN020)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