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工委副主任:我国通过七方面确保立法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1日02:02  北京晨报

  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 记者 朱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昨天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报告中指出,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吴邦国强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吴邦国还说,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我们会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但绝不照搬照抄,不用西方某些国家的法律体系来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吴邦国说,外国法律体系中有的法律,但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我们不搞;外国法律体系中没有的法律,但我国现实生活需要的,我们及时制定。

  报告指出,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

  吴邦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

  ■新闻延伸

  今年法制建设紧锣密鼓

  吴邦国强调,今年常委会就将抓紧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将修改预算法、职业病防治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组织法、兵役法等;同时,还将制定精神卫生法、行政强制法、出境入境管理法等。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着重就提高居民收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等问题,加强专题调研;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审查稳定物价和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工作情况。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消防工作等专项工作报告;检查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督促有关方面切实解决百姓关心的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就业和劳动权益保护等问题。

  ■新闻聚焦

  高质量立法“眼观七路”

  3月10日15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谈到,这些年我国一直在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保证法律的质量。主要涉及以下七方面内容。

  第一,不断扩大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和方式

  本届全国人大以来30多部法律现在我们统计了一下有几十万条意见,其中车船税法草案就有9万多条意见,我们不断扩大公民有序地对立法工作的参与。

  第二,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作用

  去年修改代表法时,我国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发送了草案,请他们提出意见。各级人大代表能够把人民群众当中所思所想反映到我们立法机关。

  第三,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

  我国每制定一部法律除了直接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了解实际情况,还要在法理上、理论上站得住,所以召开了很多座谈会、论证会。我们还到国外考察,借鉴国外法律中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第四,我们加强立法项目的前期评估

  各个方面要求立法的很多,有限的立法资源怎么能够把急需的重要法律提到立法日程上来,我国在进行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时候对立项进行评估,这也能够保证立法的质量。

  第五,开展了立法后评估的工作

  去年搞了试点,今年要正式开展。法律通过后,要回过头来进行后评估,看看立法的合理性、是否有可操作性,还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立法时的情况,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及时修改完善。

  第六,聘请了一批语言文字专家

  我国有语言文字专家委员会,在法律语言规范化方面进行把关,凡是临近提交表决的法律文本都请他们最后把关。

  第七,制定了立法技术规范

  我国在立法技术规范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当然,因为法律语言使用和体例结构有特殊性,为了使我们的法律能够让大家看得懂,体例结构、包括语言使用要保证质量,这些年我们还制定了内部使用的立法技术规范。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立法 质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