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与网友交流:司法公正要靠法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2日11:2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杨玉华 余晓洁)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晚间,三位法官全国人大代表就“坚持能动司法、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与网友在线交流。

  他们是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

  安东:司法公正的实现要靠公正的法官

  “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提高法官队伍素质很重要。法院的工作都是人做的,司法公正的实现要靠公正的法官。司法廉洁是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对法官职业起码的道德要求。”安东代表说,近些年来一些司法人员受到利益的诱惑,徇私舞弊甚至贪赃枉法,尽管是少数,但对法院形象和国家司法事业的危害很大。对这种司法腐败,我们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不允许它泛滥。要采取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监督和严肃查处,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司法公正。

  他强调,司法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使权力真正维护好、实现好、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司法必须依靠人民,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现在有个别法官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法院就是职业化的团体,不需要群众参与。”安东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必须把法官的职业化和人民法院的人民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张文显: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意味着十全十美、天衣无缝

  “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只是表明我们在立法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后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法律如何取得实效等等。”张文显表示,法律体系形成之后,要转向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意味着法律体系十全十美、天衣无缝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不断增多,法律体系也要随之不断地完善。”他说。

  他认为,“十二五”期间,要从五个方面来完善法律体系:一是改进改善保障民生方面的立法;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三是完善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四是加强公共财政和税收方面的立法;五是加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的立法。

  宋鱼水:司法公正需要知识的力量,更要亲和的力量

  “近几年来,法官从每一个案件做起,从立案到案件分流,为司法透明和司法公正做了大量工作。”宋鱼水代表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量疑难复杂案件涌现法院。所以当时特别呼唤专家型法官。最近几年,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也很大。在这个时期,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我们用亲和的力量化解矛盾。

  宋鱼水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做法律工作和法律宣传工作,务必知道老百姓需求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更容易接受法律。

  她建议,从文化层面,编制一些通俗的法律教材给人们看,或通过艺术作品,让老百姓在看电视剧、电影的同时走进法律文化。

  “公务员、法官和媒体,应该带头敬畏法律、传播法律,让我们的人民也爱法律,恪守在法律这片天地里。”宋鱼水说。

(编辑:SN01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