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三大手段遏制网络犯罪
网络淫秽、网络欺诈、非法网络寄递……在互联网带给百姓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也在侵蚀网络生态、侵害百姓权益,更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信息等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
成本低、传播迅速,危害范围广、隐蔽性高、取证困难的网络犯罪正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对此,部分代表委员结合审议、讨论“两高”报告建议用三大手段遏制网络犯罪。
掐住网络淫秽的“命门”
【典型案例】2010年发生在江苏、湖南、吉林的三起全国性网络淫秽大案中,“第三方支付平台色情交易”“境外服务器托管”“广告联盟‘输血送电’”等新型犯罪手段让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锒铛入狱、前程尽毁。
【背景分析】“网上贴淫秽图片、贩卖淫秽光盘、提供超链接色情网站、组织‘裸聊’等是我被抓之前的主要工作。”江苏“支付在线大案”犯罪嫌疑人陈某说,他大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淫秽色情信息交易,以隐蔽犯罪纪录、方便网上洗钱、逃避法律制裁。“我还有很多‘同行’仍在逍遥法外。”
【建言支招】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南申说,针对这些新动向,最高法院和最高检于去年出台的互联网传播淫秽信息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明确:电信运营商等明知服务对象是淫秽网站,仍以牟利为目的向其提供资金和费用结算服务的,作共犯论处。同年,央行公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禁止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擅自从事支付业务。
摧毁网络欺诈的“歪门”
【典型案例】“克隆网购、假扮客服、冒充司法人员,设置124处地下窝点,行骗金额约3000万元……”2010年,大陆7省区市和台湾11县市警方联合出击,成功围捕横跨海峡两岸特大网络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451名。
在以中奖、网购、网银、招聘、电邮等“面目”出现的网络诈骗案件纷纷被破获的同时,以“网络水军”为先锋的虚假宣传、商业攻击等新型网络欺诈行为愈演愈烈,涉及两大乳企“网络诽谤”的4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批捕,等待宣判。
【背景分析】曾上网骗财骗色21人的犯罪嫌疑人孙海洋说,利用“网络聊天室”以小恩小惠获取受骗人信任后,让她们自愿反过来为自己掏腰包,不仅隐蔽,也很难被认定为诈骗。
在去年浙江绍兴“48秒骗走百万巨款”大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钓鱼网站仿冒网银,盗取受害人银行账号、密码和动态口令,甚至通过计算机病毒进行盗号。该案犯罪嫌疑人章某说:“尽管网站可能会被封杀,但我们可通过不断申请网络域名继续进行诈骗。”
【建言支招】全国人大代表、律师陈舒向本次大会提交的“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议案”写道:“对网络欺诈行为应设立惩罚性赔偿,而不仅仅是实际损失赔偿,以真正遏制犯罪行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认为,社会诚信体系缺失与网络欺诈案件频发形成恶性循环,“再这样下去,老百姓什么敢吃、什么敢用、什么敢信?”他建议,逐步建立能集纳企业和个人信用纪录的国家诚信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让欺诈者面临人人喊打、无处可藏的境地。
封死非法网寄的“暗门”
【典型案例】“网购剧毒化学品硝酸铊致人中毒”“网购花炮非法托运引发爆炸酿成惨剧”“稀世珍宝借道网络走私被查”“网络贩卖毒品被缴”……近年来,公安机关破获网络寄递违禁物品、实施犯罪的案件与日俱增。
【背景分析】邓海玲代表说,一些快递企业收递员从不开包验视违禁物品,也不核对邮递人的有效证件,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大量文物经网络流失海外,互联网已成为不法分子走私文物的捷径。
【建言支招】全国政协委员、法学专家谢朝华说,虽然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不允许自由买卖,但太过笼统,特别对于网购网拍这种新交易方式,相关法律法规尚缺少实施细则。当务之急就是增补相应条款。
单霁翔委员说,文物部门已对现有涉及文物经营的200多家网站全面评估,并会同相关部门拟订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文物品网络经营准入和网络交易拟似文物审核的制度。(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