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抱怨招工难,却很少从自身找问题。”今年两会,“用工荒”是热点议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总裁陆亚萍认为,要想吸引人才,企业首先得有“向心力”。那么,这个“向心力”从何而来?快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企业家代表、企业家委员,原来他们都各有一套招人、留人的“法宝”。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沈晓伟
“员工当家人”不只是口号
人大代表陆亚萍:
“员工当家人”不只是口号
陆亚萍代表是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同时还是全国女大学生创业优秀导师,当记者问起亚萍集团的用人留人之道时,结果没听到一句大道理,而是十分朴实的回答:“关键是要把你的员工当家人来看待。”
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做到却往往很难。“只要你真心实意做到了,就会发现对企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动力。”陆亚萍代表是这样定位自己的企业的,“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我是董事长,更是家长,我们以女员工为主,年轻的我把她们看做自己的孩子,年长些的看做自己的姐妹。”
大多数企业家奉行现代化管理,以及各种刚性的制度化管理。对此,陆亚萍表示非常有必要,但是不能过度依赖,“人都是有感情的,过度刚性的制度必然也是十分脆弱的,缺乏韧性。”所以,企业越做越大,陆亚萍却一直提醒自己坚持一个好习惯——与基层员工“打成一片”,每周都到不同的分厂或公司与员工们一起开会、商量企业发展规划,她的经验是,“千万不要高高在上。”
有条件的企业自建廉租房
人大代表张国良:
有条件的企业自建廉租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想到的是“物质”留人。谈到眼下的“用工荒”,他表示,这归根结底是外来打工农民等不能安家立业,对所工作的城市没有归属感。企业要解决“用工荒”,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员工住房这个现实难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廉租房,不但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还可以缓解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难题。
“实际上,目前已有企业尝试自建廉租房,但只是一小部分。”张国良遗憾地表示,由于政策障碍等因素、难以收回成本等问题,更多有条件的企业没有参加进来。
“其实建廉租房对企业来说其实是好事,提供廉租公寓能留住员工的心、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这些隐性收益极具诱惑力。”张国良建议,政府应该在政策和税收上出台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对于具体做法,他也进行了考量:鼓励部分产业园区的企业,利用原有的多余工业用地,在其自有土地上建设廉价租赁房,为外地大学生和外地务工人员提供租赁住房。
针对企业自建廉租房,他还希望在银行信贷上给予相应优惠。至于具体建房数量,他觉得可以根据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比如年纳税额、解决就业人数等分配相应的住房指标。企业再按照所得指标把房子分给符合条件的员工。
相关观点
给大学生创业
降点门槛
政协委员施耀忠:
给大学生创业
降点门槛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不单是“就业难”,“创业难”同样困扰着他们。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海南省委主委施耀忠建议,全社会应该扶持大学生创业,从营造鼓励氛围、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等方面着手。
他注意到,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缺失外,创业手续繁琐也是重要原因。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企业经营商业环境报告》,在加拿大成立一家公司需要5天时间1个程序,美国需要6天时间6个程序,而在我国需要38天时间14个程序。此外,启动资金困难也是个难题。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到资本市场融资或争取风险投资基金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商业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规模小、风险大、还款能力弱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施耀忠委员建议,要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逐步推行创业吸纳就业奖励措施。同时,在创业资金方面,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