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称幸福指数应与GDP互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15:16  法制日报

  “幸福指数”取代GDP为时过早

  针对“幸福指数”最近被频频提及、成为热词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林贤郁昨天表示,有些地方过分夸大“幸福指数”的功能,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以“幸福指数”取代GDP为时过早。

  “幸福指数”应与GDP相互弥补

  林贤郁指出,有些地方在进一步强调关注民生、关注居民的幸福感时,过分夸大“幸福指数”的功能,把“幸福指数”推崇到与前些年“GDP至上”同样的地步。

  林贤郁表示,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综合性指标,也是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和其他众多经济指标一样,GDP也不是万能指标,它虽然在反映国民经济总量、结构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具有其独有的功能,但也存在诸如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社会公平以及民众的幸福感状况等局限和不足。

  “幸福指数”也不例外,在反映民生状况、社会进步尤其是人们对幸福预期的满足状况等方面具有其独特功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先天的不足和缺陷。从这种意义上说,GDP和“幸福指数”具有相互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它们之间恰恰是互为弥补,而不是相互排斥。

  取代GDP这种提法为时过早

  不少地方把“幸福指数”推崇到与前些年“GDP至上”同样的地步,一些地方甚至还提出以“幸福指数”来取代GDP,并以此作为今后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

  林贤郁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这种提法未免为时过早。“幸福指数”受到调查时期的长短、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以及所处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幸福指数”主要适用于帮助各级政府及时针对老百姓不满意的具体问题进行改进。但并不适合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排序和比较,更不宜像关注GDP那样片面地强调“幸福指数”的增长幅度以及不同地区所处位次的变化。

  林贤郁表示,尤其要注意克服期望“幸福指数”长期保持线性增长的不切实际的心态,防止人为地把这一新的概念和指标推向“GDP崇拜”的老路,迫使其扮演难以担当的政治角色。

  林贤郁称,包括“幸福指数”在内的其他任何指标,不论多么科学、多么有新意,如果我们使用不当,甚至过分地附加一些政治因素,同样将难以走出“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怪圈。

  文/记者曾佑忠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幸福指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