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时,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准时举行。
这是温家宝总理第二届任期内的第四场记者招待会。600余名两会记者获得邀请,亲临招待会和总理见面。
谁拿到了请柬?谁能获得提问机会?记者们关心什么问题?总理如何作答?梳理温家宝总理本届任期内的4次记者会,本报为您解答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这些基本问题。
问题1
谁拿到了请柬?
路透社驻中国首席记者林洸耀已数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三楼的金色大厅。
白底红字的邀请函上,写着大会新闻发言人李肇星的邀请,“兹定于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10点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请出席。”
今年,已是林洸耀参加的第14个中国两会。他已记不清是第几个总理记者招待会。
去年,他第十个得到了提问机会,将“是否担心中国在美国的国债安全”的问题,抛给了总理,并在会后写了题为《和中国总理谈心》的文章。
总理记者招待会,成为两会的休止符,亦是各界对两会议程的最重要期待之一。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曾在2004年就民众对两会的期待进行调查,总理记者招待会紧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位居第二。
1991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受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周觉的邀请,首次成为两会记者招待会的主角。自此,两会后举行总理记者招待会便成惯例。1991年至今,已举办过16次。
李鹏任期内,总理记者招待会持续时间较短,内地、港澳、台湾和外媒各有一次提问机会。从朱镕基任期开始,总理记者招待会不仅成为两会的重头戏,而且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政策和主张的窗口。招待会时长也增加到两个半小时左右,提问媒体数量在13个上下。
每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均以人大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向总理和记者发出邀请。
像林洸耀一样,参加两会报道的外媒,几乎每家都能拿到至少一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请柬,这张白底烫金字的请柬,需和两会采访证件一起使用,才能在严格的安检程序后,进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以2007年为例,在大会发给记者的750张请柬中,港澳台地区记者200张,内地记者200张,而国外记者占了350张。
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筹备方之一,全国人大新闻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设置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最初之意,是提供一个采访机会给境外媒体,让其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因此,在请柬发放时,会更多照顾外国媒体和港澳台媒体,在场地有限的前提下,很难满足每一家境内媒体的采访需求。
即便是林洸耀所在的颇有影响力的路透社,每年也仅能拿到一张请柬。
问题2谁能获得提问机会?
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就是大会的新闻发言人,由其“点将”提问的媒体,招待会亦是以其名义向总理和记者发出邀请。
最近三年,这一角色由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担任。曾任驻美大使、外交部长的李肇星,在外媒中颇有人缘。
据全国人大新闻局介绍,历年大会的新闻发言人,均由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多年来形成惯例。而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多由退休的外交部官员担任。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总理记者招待会一开始的设立初衷,更多的是为了招待国外的记者,让其了解我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外交官员的专业显然更胜任这一角色。
在温家宝本届任期的4次记者招待会上,林洸耀服务的路透社连续两次获得提问机会。外媒中,4年中获得两次以上提问机会的,还有英国《金融时报》、法国的法新社、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德国的德新社等,涵盖了欧美主流媒体和通讯社。
林洸耀认为,从效果看,这些影响力巨大的主流媒体,将中国总体的形象和中国的政策介绍给了世界。
据本报记者统计,本届政府已召开的4次总理记者招待会,每次招待会的持续时间大约两个半小时左右,提问媒体数量在13个左右,4次共有50个提问机会。54%的提问机会给了外媒,港澳台获得的提问机会是15%,大陆媒体的提问机会是31%。
每年均有一家台湾媒体和香港媒体获得提问机会。大陆媒体中,连续4年均获得提问机会的是《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年中有3年获得提问机会,中国新闻社和《中国日报》各获得一次提问机会。
来自台湾《远见》杂志的杨泰兴向本报记者介绍,其所供职的媒体,共派出5名记者前来报道大陆的两会,而台湾报道两会的记者人数,则有50余名。一般每个媒体都能得到一张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请柬,但其所在媒体很少有提问的机会。在台湾,《远见》杂志的定位,类似于大陆的《新世纪周刊》。
问题3记者关注什么问题?
每年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人民币汇率、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日关系问题、人权问题、香港问题以及总理的自我评价等,都是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有的问题颇为尖锐。
例如,在背景复杂的2009年记者招待会上,敏感的西藏问题便屡被提及。这一年的两会期间,在西藏发生了“3·14”打砸抢事件。
第五个获得提问机会的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便提出“从上周以来,在西藏地区以及包括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其他藏区,安全措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有鉴于此,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该地区所实施的政策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的尖锐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温家宝总理并没回避。他说:“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了西藏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特别是宗教信仰自由。西藏的安定和西藏的继续进步,恰恰说明我们政策的正确。”
不同年代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们提问的焦点也有诸多不同。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李鹏任总理的两届任期内,共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124个各类问题,经济问题20个,占16%。此外,在回答年度展望和上年度总结这类问题时,经济工作也是总理们论述的重点。李鹏总理回答的经济问题中,比例最大的是价格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朱镕基任总理的5次两会记者招待会共回答了73个问题,经济问题21个,占28%。而朱镕基总理回答的21个经济问题中,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有10个,占据了半壁江山。
路透社的林洸耀认为,媒体对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关注点,取决于媒体自身的读者定位。他所供职的路透社,财经和政经是主打产品,以金融界的决策者为主要的读者群,因此,其更为关注经济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高,中国的一个决策,会对世界的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问题4总理怎么回答?
总理记者招待会,一般只有总理本人出席。
逢换届年,其也会邀请所有的副总理参加。2008年,4位新当选的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便和温家宝一起出现在了本届政府的首场记者招待会上。
即便出席,副总理也一般不回答问题。就在2008年的记者招待会上,德新社记者曾专门向副总理李克强提问,“我们都知道您在中国政治生活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后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您是否可以简要地谈一谈您的政治理念和信念?”
这个问题被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以“今天是温总理回答记者们的提问”为由拦下。
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筹备工作,主要由全国人大新闻组、总理办公室和外交部协同。“肯定会对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提前的预判,并提前做一些准备。”全国人大新闻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记者招待会前,总理也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下舆论的焦点。
2007年,温家宝上届任期的最后一次记者会,他自己说了这样的开场白,“这次两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单就互联网上向总理提问题的已经超过10万条,点击的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我昨天浏览了一下,有一个网民写道,说总理的心究竟同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其实,就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面对境内外媒体不乏尖锐的问题,总理们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答问风采。朱镕基以敢于直言的雷厉作风,深得媒体赞赏。温家宝则以理性温和、不回避尖锐问题的“诗人”风采示人。
在今年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针对政治改革的发问,被认为是“最尖锐”的问题之一。
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出的回答是,“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本报记者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