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到“尽快” —— “ 十二五”助推收入分配改革
中国小康网3月14日电(记者谈乐炎)全国两会闭幕,国家发改委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了38处修改,其中有一处,关乎中国所有百姓的切身利益,将草案原文的“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改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从“逐步”到“尽快”,体现出了中国政府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决心,如果说“逐步”这个词还有观望不确定的色彩,“尽快”这个词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明确提上政府工作议程。
提起收入分配改革话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长迟福林很是兴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连续两年携带收入分配改革相关提案上会,2011两会之际,迟福林接受《小康》专访时显得心情颇好:“去年我提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今年很高兴一些省份(江苏、海南等)已经把其写入十二五规划,这就为收入分配改革奠定了基础。”
收入分配改革不仅仅是社会问题
近年来,百姓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初次收入分配水平低,再次分配时不满足,使得因此引起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工资在爬,物价在涨。过去10年,我国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GDP每年增幅在10%左右,但城乡居民收入每年只增长了7%~8%。而且,差距同时出现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分配改革不解决,要转变增长方式就破不了题,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现在经济发展快了,百姓收入也提高了,但消费力却在下降了,这是什么原因?,一是物价水平上升过快,现在收入水平上不来,消费能力并不强,尽管也有所提高,消费预期并不好,总担心物价上涨。”迟福林说。
通过一年的积累观察,迟福林对收入分配改革又有了更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问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高度融合在一起,从历史发展转型来看收入分配改革
从民富优先走向“民富国强”
虽然两年提案都涉及收入分配改革,但今年迟福林明确提出了“民富优先”, 他认为只有把它纳入发展政策导向下分配,才有迫切性和基本标准,国富、民富都十分重要,长期实行国富优先的增长会使国家生产力优先并快于民众消费能力增长,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的提高缓慢,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倾向偏低,由此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坚持民富优先的发展,能带来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社会消费率的提高。
当前我国人均消费力为35%,这在世界范围内属比较低范畴,农村消费力只有8%的点,这似乎离“中国农村是世界消费力一个重要版图”还很遥远,对此,迟福林说:“消费力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因为农村公共服务没跟上来,身份又没转换,所以他们不敢消费。”
十二五开局之年,怎么样既能解决公平,又能解决可持续发展,寻求内升的增长道路,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国富优先作为过去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做大总量,正确投资。民富优先使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然后消费能力增长了,消费预期也改变了,这就形成了以消费为主导的,这样一个内升的增长动力也开始形成。
“如果定下民富优先标准,那么首先就要让老百姓尽快的提高收入水平,尽快把消费力做上去”迟福林表示。
分切蛋糕必须破除垄断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面临的是如何分切蛋糕的实际问题,这也注定了改革之路注定不平坦。 在不公开的状态下,谁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是什么以及究竟是哪一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最大,因此,“暗箱操作”下的集体阻扰,就和“暗箱操作”下的“集体决策”一样,看似大家都有责任,其实是大家都没责任,最后问题很容易被笼统地归咎于各种利益博弈这样的“中性表述”。
难点首先聚集在企业垄断问题,对此,百姓呼声甚高。
有公开资料显示,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的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石化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了,垄断企业阻碍收入分配改革,但是政府还没有实际解决这个事情,究竟会怎么开刀还不得而知。”迟福林说。
也有专家表示: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允许的,现在需要在一些垄断领域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更多民营经济参与竞争,可能就会使垄断利润占比下降,让财富实现合理分配。
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到的一个重点是劳动报酬,但是现实情况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正式的劳动报酬形成机制,对此,迟福林的观点是:“劳动报酬年平均增长应该是10%以上,如果这些指标可以成为约束性指标,那么收入分配改革将会顺畅很多。当然,劳动收入分配改革难点不仅仅是以上两点,例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政府转型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