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浙江渔业部门称养殖业暂未受核辐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20:1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23日电(记者 夏毅 实习生 俞雯祺)日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一则公告称,至今为止,日本核泄漏对东黄海渔业资源尚未构成危害。目前浙江省国内捕捞的水产品是安全的,甚至海水也是安全的。且对浙江省海水养殖业暂无灾害性影响。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辐射让日本民众绷紧了神经。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TEPCO)22日声称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水中检测出严重超标的放射性物质,这让中国市民也开始担心中国海域是否受到污染。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公告指出,核泄漏的传播途径包括大气传播、海水中传播、生物体残留后传播,但地震后风向以西为主,不会飘到中国海域;至于海水中传播和生物体洄游传播由于东黄海和太平洋海水交换量少,渔业资源不相互洄游,也基本不会影响到其捕捞的海域。但如果出现大规模灾害性的核泄漏,由于海水仍存在少量交换,需引起重视。

  “东海的东部有地球上第二大暖流——黑潮暖流经过,使东黄海变成了一个半封闭的海域,缺少与其它海洋的生物交换。”浙江海洋学院教授俞存根告诉记者,黑潮暖流向东北流去,等于说是往日本去的,日本受污染的海水不会流过来,并且东海的鱼类是自成一个洄游体系,不会游到日本去把辐射给带回来。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公告中还提到,本次地震、海啸、核泄漏对浙江省海水养殖业暂无灾害性影响。核泄漏海域的海洋洋流为日本暖流,其流向为东北方向,汇入北太平洋暖流后,抵达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如果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影响浙江省海域养殖业的可能性不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海洋环境发生变化,深海生物可能面临生长困境,同时也将加大远洋捕捞作业的难度。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远洋鱿钓主要作业场所处于北太平洋,因此,短期内对鱿钓生产可能带来影响。海啸对后期环太平洋周边海域的捕鱼是否会造成影响,仍需进一步关注。

  记者从浙江舟山最大的水产品批发中心了解到,目前海鲜销量未受核污染影响,销售情况与之前差别不大。工作人员表示:“每天国家都在发布最新的信息,大家觉得比较放心。”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浙江沿海地区市民对此的反映也较为平静。“看新闻说是浙江都没辐射啊,所以还是敢吃的,”舟山一市民笑称,“舟山人不吃海鲜会饿死的。”“我们不吃海鲜很难,周围的人还是在吃海鲜。”温州市民金濛濛说。(完)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核辐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