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2010网络舆情指数报告:去年是微博元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5日02:33  重庆时报
昨日,《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IRI)》发布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致辞  本报记者 马力 摄   昨日,《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IRI)》发布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致辞  本报记者 马力 摄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赵作海案件浮出水面,国家因此规定刑讯逼供不得采信;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来众多网友声讨;河北大学校园驾车肇事案牵出“我爸是李刚”的流行语……这一系列热点事件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热点的起源都是网络。

  昨天,《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IRI)》在重庆发布。这份报告通过对1000余个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发现,征地拆迁、反腐倡廉和涉警形象成为网民最关注的三大问题。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出席了发布仪式。

  为啥说去年是“微博元年”

  这份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子课题“网络舆情指数体系(IRI)”的报告说,2008年是“网络问政元年”,2009年是舆情迅猛发展的一年,2010年则是中国“微博元年”。

  根据统计,微博在历经了数月的发展之后,一跃成为了2010年继新闻报道、论坛爆料之后的第三大网络舆情源头。截至2010年年底,仅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不含官员及民警个人微博)就有630个,在所有开通的官方微博中,公安的微博数量一枝独秀,占据政府微博总数的73.3%。

  网络大事件前100名

  强拆征地就占到了9%

  2010年IRI网络舆情指数75分以上的前100个较大事件中,由强拆征地引起的重大事件占到9%。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说,这与全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密不可分。

  我们在报告中看到,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云南昭通征地冲突事件、广西苍梧征地纠纷引发冲突事件、河北邢台强拆铲车碾死村民事件、江苏邳州征地案等成为了拆迁话题的TOP10。其中,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发了网民长期持续关注。

  特征分析:拆迁问题在地市级城市很集中

  李未柠分析,根据监测数据来看,在拆迁所引发的负面话题中,地市级城市占比高居榜首,达45.5%。

  而在拆迁引发的话题中,政策类话题受关注程度较高,占比10%,特别是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意见颇受关注。

  此外,因征地拆迁之下的利益纠纷与不当处置,致使部分基层政府公信力下滑。

  伊春空难后领导含笑留影

  大家更关注干部言行举止

  “去年地反腐倡廉的关注和以前有很大不同。”李未柠说,2009年和那以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干部贪污受贿情况。但在2010年,这个焦点转移到了干部形象和官僚作风上。

  “日记局长,江西防洪平其俊的‘领导指示’,还有伊春空难后某领导却在运送伤员的专机前含笑留影,都是属于领导干部的形象和作风。”她说,网民关注内容变化,和国家反腐力度加大有关系。

  特征分析:网络反腐大事件七成由干部言行引发

  根据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与干部相关的网络舆情重大突发事件中有七成是由干部个人言行引发的,其焦点仍在权力运作不透明等方面。比如,江西万载县的县委书记陈晓平在回复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时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在微博中旋即被转发超过2000次。

  李未柠告诉我们,2010年贪污受贿依然是反腐倡廉方面最突出的舆论话题。

  “我爸是李刚”

  引公安开微博提高公信力

  2010年,一系列监所死亡、警察群体不当言行等问题,成为了网民的集中关注点。根据IRI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IRI舆情指数75分以上的前100个较大网络热点和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主体为公安的占比近两成。

  “比如我的爸爸是李刚、厅官妻子‘打错门’和湖南凤凰少女跳楼事件等涉警事件,都让警察的形象受到重创。”李未柠说,2010年犯罪嫌疑人死于监所的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仍有8个,“喝水死”、“洗脸死”等不断触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但伴随着一些基层公安部门开通微博,回应质疑,公信力也有所提升。

  特征分析:城管的网络形象亟待提高

  根据统计,2010年司法执法方面负面热点话题占到全部热点的七成以上。另外,城管负面形象问题也是2010年突出的网络舆情特点。如“江苏盐城城管副局长执法时殴打拍照女孩”、“郑州城管殴打商贩”等,李未柠表示,城管的网络形象亟待提高。

  本组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伍文棠 采写

(编辑:SN005)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微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