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陕西合阳政府网站回复及时被评最敬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5日03:58  华商网-华商报

  原本默默无闻的合阳县人民政府网站,几乎一夜之间被挑剔的网友推为“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

  一个县级政府网站究竟有什么魅力,引发全国网友高度关注?网友所称道的“最敬业”对合阳县信息中心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咨询投诉一一回复很难做到吗?对政府而言什么是大事,什么又是小事?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老百姓的事当事来干,因为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

  他们的“业绩”

  合阳政府网一夜成名

  “绝对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政府网站。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很多网友以一种几乎难以置信的口吻跟帖说。“我们做的不过是最普通的小事,就是一般的工作,把老百姓的事当事来干。”面对突如其来的赞誉,杨成感到受宠若惊。

  3月18日早上,吃过早饭,杨成回到位于合阳县政府五楼的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两张纸,开始勾勾画画——他这是在为合阳县政府网站设计栏目。

  48岁的杨成是合阳县信息中心主任。最近,因为网友的一篇“发现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的帖子,让合阳县政府网站和他本人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哎呀,这段时间接待一拨一拨的媒体同仁,实在是应付不过来。”杨成笑言。虽然话这样说,但看得出,县政府网站能得到全国舆论的关注,他依然沉浸在被关注的兴奋中。

  今年3月1日,有网友在某论坛上发了一篇帖子,名为“发现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帖子上说,合阳县政府网站的“公众互动”板块,对群众的咨询、建议、投诉有问必复,回复率达100%,而且连“火星文”都回复。

  帖子称:“偶然间登录陕西省合阳县政府网站,就这么一个贫困县,百姓网上咨询投诉板块回复率居然达100%,提问人员用语偏激者有之,工作人员也一并做了回复,相比好多省会城市的咨询投诉板块一整页一整页的超时问题,该县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此帖一出,全国许多网友就像发现了“恐龙”一样,集体围观合阳县政府网站。由于访问者激增,以至于网站服务器一度瘫痪。

  无论是关心者、好奇者、抑或是怀疑者,最终发现,这个网站确实敬业,确实是有问必复。“绝对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政府网站。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很多网友以一种几乎难以置信的口吻跟帖说。“真的是史上绝无仅有最牛最给力的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网友“西北雄鹰”评论说,“把矛盾都化解在基层政府,整个社会就和谐多了。”

  一个小小的县级政府网站如何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杨成说,能引发这么大的关注,他绝对没有想到,偶然的、不经意间就成名了。

  “我们做的不过是最普通的小事,就是一般的工作,把老百姓的事当事来干。”面对舆论突如其来的赞誉,杨成感到受宠若惊,“很突然!”他说。

  他们的做法

  深知普通群众办事的艰难

  吉小娟很珍惜这份工作。她出身农村,深知普通群众办事的艰难,因此,对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她都尽可能地给予最认真的回复。几个年轻人都是渭南当地人,大学毕业没几年,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让这群年轻人都很珍惜。

  杨成办公室的隔壁,就是合阳县信息中心,8张办公桌,8台电脑,8个人在一个大办公室内办公。中心的8名工作人员,除一名工作人员年龄“大”了一点儿,是35岁外,其余7人是2009年中心成立之时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4个本科生,4个大专生。4男4女一个集体。

  8人团队都想干点事情

  “办公室内全是年轻的面孔,个个素质很高,爱岗敬业,最主要是有活力,想干事情。”杨成如此评价他的团队。

  吉小娟是8名工作人员之一,她日常的工作就是负责在网站上收集信息,回复群众留言。

  这个梳着马尾辫、衣着朴素的女孩子,三年前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家在合阳当地农村。

  大学毕业后,吉小娟在广东打过工,做过私立学校的老师。漂泊两年后,2009年被招聘至合阳信息中心,成为拥有行政事业编制的国家工作人员。

  这个职业在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社会环境中,拥有“铁饭碗”无疑是令其他年轻人非常羡慕的。

  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眼下每个月1850元的工资,县城物价不是很高,吉小娟觉得很满足。“和当一名正式编制的教师待遇一样。”

  吉小娟告诉《华商报》记者,她很珍惜这份工作。她出身农村,深知普通群众办事的艰难,因此,对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她都尽可能地给予最认真的回复。

  和她的领导一样,吉小娟对于舆论给予的“最敬业网站”的称谓和赞誉也不太适应。“我们都是做着分内工作的小事。”略显腼腆的小姑娘回答提问时,眼睛还在关注着网页。

  8名工作人员中,负责公众互动板块的是吉小娟和主编袁卫。

  她们工作的程序是,每天早上,吉小娟把网站上群众提的问题一一记录,再发给县上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员,要求回复。收到回复后,由信息中心主编袁卫审核后,才能在网上回复。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27岁小伙子孙刚杰,负责网站的技术支持。和吉小娟一样,这个戴着近视眼镜、斯文的小伙子去年刚结婚,他也是2009年县信息中心成立之初被招进来的。他说,现在每天网站的访问量在两万人次左右。“现在1200人同时上网没有问题,不会瘫痪。”这个年轻人笑着说。

  看来,虽然过去了半个多月了,合阳县政府网站的热度依然没有衰退。“社会各方面都关注,我们的压力很大。”杨成说。

  网站的另5名年轻人,也都是渭南当地人,大学毕业没几年,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让这群年轻人都很珍惜,“因而大家都很敬业。”

  还有就是大家都是年轻人,几乎与网络一起长大,就是不干这个工作,也会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给网友回帖,本来就是他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公众互动比宣传更重要

  和过去大多数政府网站一样,合阳县人民政府网站的前身由县经发局主办。2009年4月,县上成立合阳县信息中心,杨成任信息中心一把手。

  杨成在担任信息中心主任之前,是县体改委主任。县体改委撤销后,他任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信息中心和发展中心两个牌子,一套人马。”

  杨成介绍说,县信息中心成立,时任合阳县县长的樊存弟(现任合阳县委书记)非常重视网站建设,“一次就批了8个编制,给了8台电脑,4部数码相机,十几万元经费。”

  有了事业编制,信息中心当年就进了7名大学生。这些年轻人成为网站的中坚。和所有的政府网站一样,合阳县的政府网站的主要功能集中于三大板块: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公众互动。“公众互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政府网站的主要功能还是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杨成说,“主要还是承担着宣传的功能,就是合阳一个网络报。”8名工作人员中,只有吉小娟和袁卫负责公众互动这一板块,其他人员担负着新闻采访职责,每天发布合阳的重大消息。

  而恰恰是小小的“公众互动”让合阳县政府网站扬名立万。

  杨成现在才明白,这个板块看似琐碎、不起眼,但其实是最直接地体现和反映老百姓的利益以及诉求。而宣传是单方面的,老百姓参与不进来,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互动才是网络的核心特点,公众互动起来了才能体现政府的服务功能,才能和群众生活发生直接联系。

  公众互动下面三个子栏目,分为县长信箱、信访投诉、咨询建议,群众如有什么难题,都可以通过这里反映。“各个部门无权直接回复,回复的内容必须由网站审核通过。”袁卫说,即使县长专线回复也是这样。“网上说100%回复,其实也不是的,能看到的都是我们回复过的。”吉小娟说。

  自从网站成名后,每天访问合阳县政府网站的网民激增,在网站上留言投诉、建议的群众也比过去“成名”前多了许多,无形中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过去一天十几条,现在一天有三四十条。”

  群众生活哪来那么多大事?

  有没有遇到棘手的、难以回答的问题?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回复?吉小娟说,有,比如说有人在网上投诉某某人贪污了、受贿了。“遇到这样的投诉,我们就会回复,如果您有证据,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并告诉他纪检监察部门的电话。”

  网站作为一个“弱势”部门,如果有些部门、乡镇不愿意配合怎么办?

  吉小娟说,这种情况有,一开始有的人不重视,觉得都是个小事儿。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打电话催促,或上门要回复。

  杨成说,老百姓反映的都是一些琐碎事,小矛盾,有些部门就不重视,可平常群众生活哪来的那么多大事,不外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除非突发事件。许多多年积累的矛盾,刚开始都是小事,拖的时间长了不解决,协调成本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解决,最后就可能累积成大事。

  2009年,县政府专门发了两个文件,强调要办好政府网站,重视群众投诉和意见。还规定群众意见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回复或处理。这一套机制形成并严格落实后,各部门、各乡镇慢慢开始重视了,后来都很配合。“这中间也有一个过程。”杨成说,比如去年11月,合阳一个村民与邻居发生冲突,他的摩托车被邻居损坏了。向当地派出所和乡政府反映情况,没人理会,拖了十几天也不给办。

  后来,他在县政府网站上留言,网站马上将问题移交给县公安局,督促公安局办理此事。从留言到解决问题,总共用了不到3天时间。

  现在,全县80多个部门、乡镇都建立了信息员制度,如有群众投诉建议,网站直接反馈给相关单位的信息员。“除了打电话联系外,所有信息员还建立了QQ群,平时上网聊天就把问题解决了。”吉小娟说,和各部门、乡镇信息员QQ聊天也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项内容。

  也有网友提出过疑问:是不是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不仅能得到回复,而且能得到最终的解决?解决问题的概率有多少?杨成回答说,90%以上。群众反映的问题都是在网上公开的,涉及的部门看到后,会很有压力,这无形中也能推动他们尽快解决问题。“每一件事要落到实处,这是县上领导要求的。”

  他认为,网站的发展关键得益于主要领导的重视。“只有主要领导重视和推动,啥事都好办!”

  他们的压力

  “最敬业网站”是把双刃剑

  大家开始都在担心好事中搞出坏事来,因为虚拟世界的舆情难以预测,难以把控;“我觉得,要做到我们这种程度是很简单的,全国2000多个县政府网站其实都能成为‘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杨成说。

  对于突然之间受封“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合阳县许多官场人士表示,他们都是在小心翼翼中被动地接受、关注着舆情导向。“网络的力量真是强大,一夜之间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一位公职人员说。

  他的话代表着合阳的官场心态。网上热炒“最敬业政府网站”时,他们看不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开始都在担心好事中搞出坏事来。因为虚拟世界的舆情难以预测,难以把控。”合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冯双民说,对于县乡基层政府,对于网络世界怕多于爱,不少人都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沾就不沾,一旦被网民盯上,政府很头疼。

  县乡基层直接面对着最广大的群众,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复杂,稍不留神就卷入到舆论漩涡中。“网络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真的、假的各种信息都有,有时一个小事件经网上炒作后,就会给基层带来不利影响。”“对网络世界的认知和管理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能力。”冯双民坦言,“最敬业网站”的桂冠是一把双刃剑,得到社会认可当然是好事,但以后,县政府的工作、各部门的工作压力就更大了。

  “把火药桶办成了老百姓的出气筒、意见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是好事。”在此前的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为县委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冯双民肯定了网站的成绩。

  可以佐证冯双民“双刃剑”这个话的是,最近多日来,有许多政府部门“抱怨”,自从政府网站被关注以后,他们需要回复的问题更多了,已经疲于应付。“比以前更要认真,兢兢业业,不敢有一点懈怠。因为现在知名度高了,全国网友都在关注我们,敢出问题吗?”合阳县教育局一位人士说。

  合阳县县长陈振江的看法是:全国网民关注,说明我们做得好。绝对是一件好事,最起码扩大了合阳的知名度,“这是花1000万也买不来的宣传。”

  杨成现在关心的,是如何把他的“最敬业政府网站”做得更好。陕西省有关部门已表示,将支持他们一些设备。

  合阳县政府网站的服务器目前还是租用的,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建设自己的机房是他下一步的打算。

  无论有多少赞誉,杨成始终都认为,他们的网站不是做得最好的,谈不上“最敬业的政府网站”。很多地方网站都做得很好。“合阳县的一些机制和网站板块的设计,都是学习和借鉴市政府网站上的。”“我觉得,要做到我们这种程度是很简单的。全国2000多个县政府网站其实都能成为‘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关键是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件小事。”杨成说。

  ■本报记者 杨伯涵 文/图

(编辑:SN005)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政府网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