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微公益”也是社会建设的一个好出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0日03:32  现代快报

  微公益改变人心,人心让现实美好 4月8日 南方都市报 社论

  贵州毕节黔西县两所小学的学生本月初吃上了免费午餐,而为这些孩子加餐加营养的人并未现身,他们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网友。正是他们通过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募捐钱物,然后交由广佛等地的梁树新、丁黎、彭卫友、邓飞等实地操办,虚拟世界的仁心令人满意地转化为慈善行动。有赖于网友的慷慨承诺,只要这两所学校存在一天,为学生加餐的计划就将持续下去。

  南方都市报一评

  这种做慈善的方式被称为“微公益”,不仅因为发动和组织流程大部分在微博上完成,更因为它所蕴含的人人都可以做慈善的理念,它含有足以改变贫困现实的强大力量。

  个人慈善力量的集结是一回事,让聚集后的公益力量保持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微公益希望政府能介入,承担起责任,这是最理想的制度安排,但也是最难达成的愿景。假如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尽到了义务,又何来微公益参与的机会呢?疑问因此产生:微公益是否也要成建制地组织化才能走得更远?

  民间慈善的组织化要跨过一些障碍,但在最近一段时间,主要的障碍有了松动,也是利好消息。广东放宽了NGO的注册资格,北京也规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在登记时无需主管单位,慈善机构的独立性得到很大尊重,这对微公益的发展无疑有促进效果。贵州的成功试验鼓舞了参与者,他们设想成立微基金,所募得的财物百分百用于项目。

  方法会比困难多。我们熟知种种不好的现实,比如贫穷、孩童营养不良、缺水、无钱医治疾患、突降的天灾等。这些现实可能只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新闻,或者根本没机会被人知晓,但它们无一不与受难的具体人群相随相伴。微公益已经积累可资借鉴的案例,原来每个人都能走进现实,突破网络和时空距离,介入这些现实,让它们好转。既然微公益能让彼此联系,削平那些困苦,何乐而不为?

  说到底,决定微公益能走多远的还是人心。大众切不可看轻个人的分量,确有必要响应微公益的呼吁,没有负担、自然地成为其中一分子。这非强迫,也非强捐,在强大的慈善机构之外,自由的慈善公益本该有这样的空间,这是最有魅力的一种慈善事业。慈善公益的兴衰不在天命,不取决于偶然利好,而终将由开放、快乐的人心赋予生命力。微公益改变人心,人心让现实美好。

  现代快报再评

  梁树新、丁黎、彭卫友、邓飞等人的行为,体现出了以创新影响社会的风范,不仅以企业家的理念从事慈善,更让这种理念成为可无穷复制和无限放大的模式,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鼓舞后来者。

  “微公益”的另一层意思是通过微博来完成和完善公益行为,将虚拟的微博空间与现实对接,实现社会建设价值的最大化。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建设”成为流行词,一些城市的管理层当成目标或者口号,学界及媒体当成话题,可真正能找到出口的还不多。社会的含义,是共同体中的每个个体在享有公民权益的同时尽到公民责任,是由己及人的关怀与温暖。社会建设实质上是重新归置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并以此理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这也意味着,“微公益”不能代替公权责任,恰恰相反,是促使其更尽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