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孙家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不可或缺的设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0日07:41  人民网

  人民网西昌4月10日电(记者赵竹青 魏艳 实习记者李政)2011年4月10日凌晨,我国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了初步组网,组网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表示,北斗导航的建设来之不易,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航天技术整体水平的发展。他还特别提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家栋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像石油能源一样,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能靠买,必须要有自主主权。这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这些年的发展来之不易。“首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孙家栋说,“因为北斗系统的建成共需要三十多颗卫星,而卫星的寿命是有限的,一般也就5-10年,好一点能达到15年。所以,卫星的发射和更新,需要国家长期的、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

  “同时,北斗导航的建设还需要航天技术水平的保证。”孙家栋说,人造卫星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定位。“其中信息定位包括空间和时间的定位,北斗卫星所发挥的就是这个功能。它相比前两个功能,实现起来难度要大得多,必须是航天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做到。”

  孙家栋解释,这是因为导航卫星是通过“组网”来运行的,卫星相互之间有着非常严格的关联,所以技术要求远高于其他卫星。“其他卫星可以发射2颗互为备份,可靠性比较容易保证。而组网的北斗卫星恰恰是相反,只要有一颗出问题,整体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每颗卫星的质量、可靠性等要求都很高。” 鉴于这种关联性,系统对每颗卫星的发射窗口时间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发射窗口时间的保证,牵涉到成千上万人的配合。这些都需要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水平来保证。”

  谈到这里,孙家栋感慨,自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对整个航天系统产品质量的提高、协调合作等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这对北斗的建设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载人航天工程因为关系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对系统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进而带动了整个航天系统的产品质量提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编辑:SN03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