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征民意 市民忙拉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4日08:20  南方日报
那就快上网投票吧!到时可别建在附近。 那就快上网投票吧!到时可别建在附近。

  ■关注“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

  ●市民拉票之余担心征求民意“走过场”

  ●政协委员呼吁政府尽快明晰决策机制

  南方日报讯 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五选一”的消息公布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昨日走访备选地址周边小区,发现居民中弥漫着一股情绪,担心“自己的声音得不到重视,征求民意会成为走过场”,不少番禺业主还在论坛上拉票,呼吁邻居们上网投票支持垃圾焚烧厂建在别处,一场“暗战”悄然拉开。有政协委员呼吁,政府应尽快明晰决策机制,公开决策程序和流程。

  为避焚烧厂 居民拉票忙

  由垃圾焚烧厂选址引发的一系列疑问,正在备选点周边居民之中持续发酵。

  饱受争议的大石街会江选址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焚烧厂不建不行,不然真成了垃圾围城。但我们这一片区好几万人口,很多老人小孩,真建在这里,那受害面也太广了。”正牵着孙女在丽江花园小区内散步的李先生坦言,“焚烧厂的确该建”已成为普遍共识,但谁都不愿意地址定在自家附近。“很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建在哪里都会有人受影响,但因为我们人多就把损失推给其他地区的少部分人,也自私了点。”

  到底建在哪里合适?居民各有说辞。有市民分析称,番禺垃圾焚烧厂建在东涌镇三沙较合适,理由是“建在此处,夏季风和冬季风对人口密集区的影响较小。而其他几个区域在夏季风时都会直吹市区。”网友“spen的一些事一些情”则提出,榄核镇八沙村旁有东新高速公路,垃圾可直达处理厂,减少垃圾运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且此处位于广州市区的南边,垃圾焚烧后所产生的气体能快速消散。

  某本地网站还发起了五大垃圾焚烧厂备选地址的网络投票。记者却发现,此类投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五大备选地址周边居民“暗战”,有些居民干脆在业主论坛上拉票,呼吁邻居们上网投票支持垃圾焚烧厂建在别处。

  “这样选出来,结果肯定对一些居民不公平。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些周围的群众接受这样的不公平?”有网友提出质疑。

  会否走过场 市民很纠结

  本次垃圾焚烧厂选址,番禺区公布了多个意见收集途径征求民意。不过,丽江花园小区内一家服装店的老板“Maggie”就对其效果表示怀疑:“我们的意见会不会得到重视,怎么处理?这些我们都不清楚,会不会变成走过场?”

  番禺“网友”樱桃白表示,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过程必须体现公众参与,而现在的民众参与明显不足。“我们希望每个群众发表的意见都能摊在阳光下让所有人都看到,而不是进入了一个黑洞,只有政府知道。我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公开的平台,比如说公开的论坛,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个信箱,一个电话,一个传真。”

  “现在这种担忧还是蛮普遍的,QQ群里很多人都说担心自己的声音传不上去,或者担心有一些假民意出来,悲观情绪比较浓。”家住番禺的“巴索风云”说,这样征求民意并非当场公开让人投票,有关部门也没有明确怎么处理市民的意见,应加以完善。

  多远才安全 专家在博弈

  垃圾焚烧厂选址,不光是忧心忡忡的居民在网上“较量”,同样也是专家博弈的“阵地”。

  居民们担心的是在周边建厂会影响健康和生活,专家们则就垃圾焚烧厂的安全距离展开论战。连日来,记者询问多位环保专家,得到的答案大都是:目前没有确定国家标准,考虑到风向、地理环境等因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上,围绕着这一话题,国内支持垃圾焚烧和反对垃圾焚烧的专家一直针锋相对,各执一词。

  争论中,300米是一个被经常提起的数值。对于300米的防护距离,国内“反烧派”的代表人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一直表示不可接受。他曾多次表示,自己参加过焚烧厂防护距离的评审,最初提出的距离是1000米,即1000米范围内不许有住户。他认为,垃圾焚烧厂散发的二恶英含量和焚烧炉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远浓度就越小,影响也就越小。在500米之内,二恶英浓度很大,1.5公里之外的影响就很少了。但赵章元也并不认为1.5公里就是安全的,因为还要看风的大小,风吹得越大越远,影响的范围就越大。

  对于300米防护距离太小的说法,被外界称为“主烧派”的专家、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看法完全不同。他说,德国波恩的垃圾焚烧厂就建在市中心,日本也有建在民居旁的焚烧厂,所谓300米的安全距离根本无从谈起。徐海云进一步阐述说,从排放二恶英角度去考虑,只要焚烧厂是严格按照标准排放,那么300米的距离都是没有必要的,环保部和北京市要求防护距离不小于300米,主要是从垃圾运输带来的噪声和异味去考虑的。

  记者同时还了解到,由环保部牵头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将于近期发布,但这部标准仍然并没有提及焚烧厂距离民居的安全距离。

  ■委员建言

  要让市民知晓意见收集跟进情况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指出,“这次政府征求民意程序比较民主,但说实话,市民就怕被民主,被民意,担心收集回来的意见是否全面、客观。”因此,政府不能公布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备选地址就草草了事,还应该组织居民代表实地走访,以便提出更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明晰决策机制,建立网站等更好的意见碰撞平台,让市民真正知晓意见的收集与跟进处理情况。

  而对于选址进行讨论的专家,韩志鹏认为,不仅是政府选定,居民也要有权推荐,这样才能体现多方立场。“政府在选址时一定要远离人口密集区域,最重要的是真心倾听选址周边居民的意见,反复论证。对于一些受焚烧厂影响的居民,要安排迁移或者给予生态补偿。这样多管齐下,对平息纷争、消弭民忧有帮助。”

  ■提个醒

  6月15日前都可提意见

  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址,将在大石街会江、沙湾镇西坑尾、东涌镇三沙、榄核镇八沙、大岗镇装备基地等五处备选地址中择一而建。昨日,番禺区政府发布新的公告,从即日起至2011年6月15日,公众可通过如下方式反映意见和建议:

  1、电话:34612319;2、番禺区政府门户网:www.panyu.gov.cn;3、电子邮箱:pycsglj@panyu.gov.cn;4、邮寄地址:番禺区市桥清河东路319号区行政办公中心东副楼番禺区城市管理局。邮政编码:511400

  陶达嫔 李书喆

  ■专家意见

  垃圾焚烧广佛应共同协商

  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

  垃圾焚烧或填埋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一个区域的问题,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从城市视野走向区域视野。广佛同城化发展到这个阶段,应该建立更高层次的跨境项目区域协调决策机制,共同协商诸如垃圾焚烧厂等邻避性项目的建设。

  番禺垃圾焚烧厂的建设问题,目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由省政府或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统筹和协调选址,把顺德政府和居民也纳入征求意见的范围。另外能否进一步深化广佛同城化的协调决策机制,建立广佛跨境项目建设协调决策的体制和机制,对于可能产生污染的项目,要立足于区域的视野规划,甚至可以共建。例如佛山区划调整后,五区的垃圾基本是放在高明填埋。同样的问题放在广佛,也应有更大视野。此外,也应考虑建立污染补偿机制。李晓玲

  3问“垃圾焚烧厂选址”

  一问

  除了备选点还可在哪建?

  网友建议,建在环保局旁以便监督

  番禺区日前表示,除了5个备选点,市民也可以提出在番禺区域合适的新的焚烧厂选址意见。

  “一定要建垃圾焚烧厂的话,就建在政府主要领导办公室的视线以内,这样才能落实监督管理责任。”有恶搞网友在微博上发起另外的选址投票,支持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在环保局旁边,获得众多网友的力挺。

  华南板块居民“阿加西”提出,相比其他选址,未列入备选地址的凌边采石厂更为合适,这里人迹罕至,周围分布着几个分散的小型工业区。这边方圆一公里内没有居民区,也无大型楼盘。距离采石场最近的村落,直线距离约为1公里。

  一向高度关注垃圾处理问题的网友“樱桃白”表示,政府要树立民众对焚烧的信心,证明焚烧厂的安全,不如学习日本,将焚烧厂建在环境主管部门隔壁,以身作则消除民众的恐惧。她举例称,日本的横滨市一共有7个垃圾焚烧厂,但全部都建在各区环境事务所的附近。

  二问

  餐厨垃圾处理是否更迫切?

  网友建议,推动垃圾分类更给力

  “番禺很多小区还没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为什么不可以先将垃圾分类真正做起来,然后再讨论怎么烧去哪里烧呢?”记者昨日走访备选地址周边小区时,不少市民提出这样的疑问。

  在知名网友“巴索风云”看来,无论是填埋、生化处理,还是焚烧,每种技术都有局限性。“当前广州餐厨垃圾最大量,也不适合焚烧,因此,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需求更为迫切,就算要建也应该先集中精力建好餐厨垃圾处理站。在推广好垃圾分类后,再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技术处理。”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直言不讳:垃圾分类处理从4月才开始推行,而且只在广州某些街区试点,目前还未有成效。在当前时间点推进焚烧厂建设,比较敏感,市民很难答应。“垃圾处理是不是一定要焚烧?实际上,餐厨垃圾占广州居民生活垃圾50%以上,我们却没看到政府用建焚烧厂的热情来建餐厨垃圾处理站”。韩志鹏指出,这可能是因为餐厨垃圾处理站投入大,而经济效益不高;相反,垃圾焚烧发电简单而且盈利性高,政府更有建设的积极性。

  三问

  最终选址怎么定?

  专家学者建议用票决制

  据悉,在征询意见后,番禺区将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参加,综合择优选址。

  而在网友“巴索风云”眼中,“这次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群众参与机制,没有透露如何确定选址具体游戏规则。”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目前垃圾焚烧厂选址的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确立决策机制。“最终到底建在哪?我认为最合理的还是票决制。关于投票权的形成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人大代表投票;第二种是形成决策委员会。”

  “巴索风云”甚至还想得更加长远:即使最后敲定某个选址,也要建立好监督机制,明确哪类垃圾不能焚烧,让民间公众、第三方机构等参与进来,不定期监督焚烧厂的运营、排污情况;以后还是要想办法走好资源化道路,逐步降低对焚烧的依赖和危害。

  本栏采写(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记者 郑佳欣 胡良光 袁丁

  实习生 陈晓彤

(编辑:SN02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番禺 垃圾焚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