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委、县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按照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黔东南州平均水平、高于湘黔两省三地区相临县平均水平的“三个高于”的要求,努力实现增比进位、3年翻一番、5年翻两番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亿元,力争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确保12亿元,力争15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确保完成300亿,力争4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同时,创建一个省级开发区,培育一个企业上市,打造“四个基地”(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西南高新材料产业基地,省内外知名的轻工食品工业基地,州内重要的能源林化工和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坚持一手抓工业,一手抓文化旅游,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文化旅游兴县”战略,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成工业强县和旅游经济大县。
以黔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围绕电力能源、青酒食品、冶金原材料、建材、林产品加工、矿资源加工,把黔东工业园区建成省级产业园区(开发区)。规划建设两路口轻工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推进铁合金产业技改扩能,力争铁合金行业装机总负荷达到120万KVA,形成年产铁合金200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加快青酒集团白酒技改扩能工程,力争“十二五”期末白酒产量达到3万吨以上,销售产值突破10亿元,全力支持和推动青酒彩印包装、高档玻瓶等配套项目建设,积极支持青酒集团上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蔡酱坊异地技改扩能,使产值达1亿元以上。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扩大开放招商,策划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优势项目进行招商,全面推行工业项目责任到人的“保姆式”服务,每年县财政安排县级工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到“十二五”末,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60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培育年产值50亿元的企业2个,年产值10亿元的企业5个,年产值1亿元的10个,使工业企业实现税收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
打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品牌,走文化旅游兴县之路。到“十二五”末,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00万人次,力争达到400万人次,年均增长25%以上;旅游社会综合效益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4A级以上景区达到3个,标准床位12000个,四星级以上酒店6个以上,使镇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济大县。大力推进精品景区建设,把镇远古城、氵舞阳河、高过河打造成4A以上景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铁溪景区,加快建设报京侗寨、尚寨苗屯土家民族风情旅游点,发展铁溪、沿河板滩、匏瓜等乡村旅游。把和平村、周达文故居打造成红色旅游品牌。恢复一批古院落、古店铺,恢复文物古迹内部原有的文化内容,展示原有情景,开展文化展演,建设各种专题博物馆、艺术博物馆、镇远名人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台《镇远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认真谋划、推进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创作拍摄一批镇远题材的影视作品,加速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宣传推介投入,每年策划一至二个有创意、有特色的全国性和国际性活动,每年文化旅游宣传推介费用不低于500万元。
建设对外快速大通道和通乡通村道路,加快构建综合、立体、快捷的现代交通体系。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统筹协调推进。建设好城乡宽带网络、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综合信息基础网络,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实现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全覆盖。加强城乡和工业园区电网改造升级,提升生产生活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攻方向,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要确保达到50%,力争达到60%。对50户以上的村寨进行规划,加强古城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加快芽溪新区和黔东新城建设步伐,抓好以道路、供水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让城镇周边村寨融入城镇。突出民族特色和生态特色,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大力开展城镇容貌整治工作。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切实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承载和集聚人口的能力。
培育发展现代特色优势农业,构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抓好江古现代烟草示范园建设。发挥喀斯特山乡牛业公司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加大以芽溪蔬菜基地为示范点的蔬菜基地建设。扩大以“天印”贡茶为品牌的优质茶叶基地建设。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村组公路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渗渠道改造、大型灌区配套和水土流失治理,着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着力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条件。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中入股,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好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惠农政策。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多种渠道对城乡劳动力进行广泛的技能培训,在就业培训中帮助实现就业。扶贫政策要覆盖到户。全县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完成12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完善电力、通讯、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办好每一所医院,医疗设备要不断改善,医技水平要不断提高,切实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让城乡人民群众得到必要的文化享受。大力改善生活环境,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建设文明村寨。
作者: 田刃 龙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