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学者建议合肥政府部门建官方微博与市民沟通

  “停水事件的信息传播是不对称的,其实政府没有做错什么,如果说让老百姓有了如此的‘负面情绪’,可能就是政府少做了些什么。”

  在“合肥停水”成为过去这个周末老百姓最有争议的话题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姜红认为:“乌龙事件”有时真的无法避免,只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布方应该更有“技巧性”。“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官方微博,随时以信息和事实回应市民的质疑呢?”

  A 发布信息被指责,有点冤

  “政府是善意的,早两天,我们都在媒体上看见了相关预警。”相比于过去没有如此多的渠道发布和获得信息,姜红说,现在政府对民意的关注和尊重都进步多了。

  回想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不打招呼就停水停电的情况也是有过的,那个时候大家伙反对两声、私底下说几句也就这么算了。现在,政府有关部门早早公布信息,到头来却遭到如此强度指责甚至抨击,你说,以后再碰上这事咱到底公布不公布呢?

  “肯定是要说的,而且要‘马上说’。”姜红说,从新闻传播的角度阐释,信息的及时、有效对老百姓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本次停水事件中,信息公布之及时毋庸置疑,效果也非常好,谁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呢。

  “如果做到了这一步,还被质疑,看起来有点冤。”姜红打了个比喻,“就像医生在手术前告知病人种种可能的后果,总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至少不会让人疏于防范。”

  B 人性化细微关怀,可以有

  只说老城区、一环以内、西二环还有南一环沿线,或者什么以南以北的,太笼统了!有没有具体的分布点呢?说了一大串,我还是不知道我家停水不,只好储水以防万一……14日发布停水信息后,市民如此表示着他们对信息掌握的不全面。

  对于此类民生的突发事件,姜红说,像政府这样掌握大量公共信息资源的信息发布方,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或隐瞒。“知道的全部都要说出来,能做到哪一步,即便是没办法确定的也要如实说。”

  老百姓对有关部门草草发布一个大致的停水范围不满,很多人都“纠结”得很。其实,有关部门只是让三水厂切断性停水,但受制于种种客观制约因素,真的无法准确预测哪条路、哪个小区停水几个小时,甚至连影响多少人口,他们都无法估算。

  姜红对这一点表示理解,同时提醒政府在类似事件中不能偷懒。“即便无法精细,也要尽全力细化一点,比如哪个区会比较严重,停水的可能性多大、大致要停多久。因为此种情况下,那么多区域受到的影响肯定不同。”而此类人性化的信息在此次事件中是缺失的,这会让市民觉得政府没有尽力,甚至是瞒着不说。

  C 滚动式播发信息,应该的

  “怎么还没停?到底停不停?你家停了吗?”16日上午,望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很多市民都在问。“停水了,储的水用完了咋办?你家还有剩的水么?”16日中午过后,一些市民想死的心都有了。

  在这一过程中,市民间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着如上的信息,有人甚至有被“愚弄”的想法。

  而我们几乎没有找到政府有关部门在这一天主动的释疑。“只是公布一个停水信息就再也没有声音了么?那市民这一方的声音通过微博、手机等新媒体传输,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造成失衡;有一些情绪甚至会被单方面放大。”

  姜红说,面对有出入的事实和有疑问的百姓,政府最应该及时站出来,16日上午应该及时解释为何很多地方没停水,然后提醒市民不要松懈。“突发事件中,信息永远在变,政府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向公众告知和解释事态的最新发展,哪怕是重复的信息,这样才能打消疑惑。”

  缺乏新闻尤其是网络运用的经验,在姜红看来是大停水事件中,让政府吃亏的一点。“仅仅是告知,这种角色观现在已经滞后了。老百姓的权利意识高了、公共素养高了,政府更应该学会如何与其互动交流。”

  “大事件隔两三个小时通报一次,民生事件也完全可以,政府甚至可以弄个微博,随时随地发布。政府本身就是强大的信息源,持续说不仅可以告知最新变动,还能够回应百姓质疑,最大限度平衡信息传播的不对称。”

  ■记者手记        

  咱的神经也别太脆弱

  “停水事件”中你是“围观”的那一个吗?

  259432条,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的第一名的“合肥停水”,有没有你的“贡献”呢?如果有,那您发布时的心情和出发点又是啥样?

  听见这个微博数字,姜红有些讶异。“这么厉害啊?”她不得不感叹微博的强大。“大家对微博的关注和使用度都在提升,这说明参与表达之类的公共意识强了。”

  但在不乏民意表达渠道的时代,我们的神经是不是脆弱了?我们的心态是不是不宽容了?甚至说我们是不是更会人云亦云了?

  “市民对政府的举措应该有宽容之心,想想过去,总是在进步的。”姜红说,公民和政府应该是共同成长的。

  “微时代,‘围观’、‘一拥而上’的受众不在少数,好多开始只看不说的人后来也逐步参与其中。”于是各种想象和发挥便掺杂其中,负面的信息也会被放大。

  所以,在微博随手发、随手转的时代,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坚持和见解,要有自己的宽容和理解。本报记者  张沛

(编辑:SN02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合肥 微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