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北京大兴火灾事发地违建密集被指监管模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6日01:35  京华时报
大火之后,民警在勘查事发现场。新华社发 大火之后,民警在勘查事发现场。新华社发

  大兴区旧宫镇南小街的繁荣,是近几年的事。

  当周边的小镇、村庄发展起来、各项成本提高之后,服装加工产业转移至此。与之相伴的,是数以千计的工人流动而来。迎接这种趋势,大量高楼在这里拔地而起。

  只需跟房东签下租赁合同,一个工厂就能落户。多个工厂的老板反映,没有办执照,也没有人来监管。

  这个民间服装生产基地的繁荣,给村庄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收入。同时,违建的房屋、违规的产业链条,也迅速占领了这里。

  并无悬念,大火之后,在这个城市不断“摊大饼”式发展,在这个拆迁不经意间就会来临的时代,南小街的老板们随时准备着寻找下一站。

  逐利而来

  停工。

  昨天一早,关林(化名)做出决定。也没想好因为啥,直觉告诉他,“政府该严查了”。

  去年下半年,关林来到大兴区旧宫镇南小街三队,租下了一间近200平方米的平房,年租金不到6万元,每半年付一次。

  在此之前,他详细考察了邻近的好几个地方,包括旧宫镇北部、瀛海镇等等。这些地方,都曾是服装加工厂密集的地区。但多年的发展,这些地方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提高。

  起初,关林考察了旧宫北部的一处民房,大约150平方米,年租金近10万元。一年前,他的湖北老乡王老板就在旧宫北部开了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又搬到了南小街。在王老板的劝说下,关林到南小街考察,发现这里的服装工业区有近30家大型服装公司——在附近办加工厂,可以比较方便地接到一些单子。

  于是,他决定到南小街三队办工厂。此时,这个村子已经聚集了上百家服装加工厂。

  在关林厂子的北侧,出事的重庆人高德发(音)租下了一层房屋,前半部分做厂房,后半部分做宿舍。

  高德发比关林早来大半年。近段时间来,不少加工厂的订单减少,但高德发厂子的生意特别好。关林记得,前天,高老板还进了一车裁片(裁好的做衣服的布料),厂房里堆了一大堆,工人们连夜赶制衣服。

  违建密集

  当夜,工人们工作到11点左右。

  两个小时后,大火突临。17人罹难,多数是住在一楼的工人。

  高德发的厂房只有一个卷闸门,当起于厂区的大火封住门时,住在厂区后面的工人只能呼救。

  关林说,如果厂房开有另外一个门,工人们或许能逃生。

  关林记得的另一个细节是,1点10分左右报警,消防车1点40分左右到达。但楼房前的过道太窄,消防车被堵在一堆沙子前。无奈,消防员只能远隔近百米接水带灭火。2点左右,大火被扑灭。

  “如果有消防通道,火可能会被早点儿扑灭,生还的人可能多些”。介绍了这些情况后,关林再一次决定,停工。

  伴随着近年来服装产业的转移,南小街地区的楼房越盖越多。村民老刘记得,在10年前,村里只有3栋楼房。大概是2005年以后,租房的人越来越多,楼房渐渐盖起来了。

  南小街上,是一栋一栋的方块楼。楼面呈水泥灰色,有窗户、有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装饰。远望,就像一块块又长又厚的灰积木,紧密堆积。高德发厂房所在的楼房,附近共有4栋楼,几乎紧挨在一起。

  老刘说,这些楼房,都是违章建筑,但村委会也没法儿管,“村主任、书记跟村民都熟,你咋说?”

  盖楼者的冲动,一方面来自出租的收益,一方面来自可能的拆迁“致富”。因为这样的财富故事,在周边的村镇曾屡屡发生。

  家厂难分

  南小街街道两侧林立的违建上,花花绿绿的广告彰显着这个大型民间服装生产基地的繁华生态。

  招租广告之外,有生产销售一体的服装公司指示牌,有二手服装设备回收、维修店铺广告,还有锁扣、压衬等负责单个生产环节的广告。

  基本上,这些招摇的小广告已经涵盖了服装小作坊生存所需的所有条件。

  当天上午,老板马强对自己的加工厂进行了电器检查。虽然“同行是冤家”,但他对出事加工厂的“作坊式”运营模式非常熟悉。

  马强说,这些小作坊主很多是曾在大工厂做过工的技术工人。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拉着亲戚,雇佣十几个人,租一处便宜的房子,从二手设备回收店里淘些设备。这样,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作坊”便组成了。

  他们通过各种路子,拿些订单加工,有时承担部分正规大公司的低端产品加工。

  马强说,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做低端加工,这些小作坊一般是微利运营。为节省费用,很多小作坊都将工作间跟工人宿舍甚至后厨混合在一起。服装厂内,有熨烫需要的锅炉、锁口机、压衬机等各种电器设备。而按照规定,工作间同工人的食、宿场所必须分开。

  监管模糊

  这些,并没有人来管理。

  关林说,只要跟房东签好租赁合同,就可以办厂了。既不需要办执照,也不用纳税。办厂的大半年里,村里没人管过,工商、税务也没来查过。

  昨天下午,根据广告牌上的公示,记者以求租者的身份拨通了一个招租的电话。

  热情的房东告诉记者,这个村子肯定不会马上拆,适合进行服装加工。当记者表示没有任何生产资质,不能出示任何有关证件时,房东笑着称:“这没关系,你放心,只要钱到位,别的都不用管。”

  村民老刘说,镇里、村里对煤气中毒的事情很重视。每年冬天,都会来检查,发现煤气炉子不合格的,都会扔掉。因为在冬天里,因煤气中毒发生的事故太多,领导们都很担心。

  至于防火,关林记得,消防部门曾派人来检查过,“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在村里转了转”。转过之后,被堵塞的道路、人口聚集且出口单一的房屋并未被责令整改。

  当然,在南小街东口的一个大大的LED显示屏上,始终滚动播放着消防宣传语:防火装心间,一生保平安。

  三元桥西侧,637m水电齐全,有车位,精装修,可注册。适合多种经营及办公。

(编辑:SN047)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