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社科院报告称食药品行业信任危机严重

  昨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了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这也是我国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

  望子成龙

  领衔九大生活动力

  蓝皮书指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这种生活变化就是: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更有奔头了,更有动力了。

  蓝皮书认为,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其中主要的九个生活动力依强度渐次排序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

  专家认为,子女发展期望排在首位,追求家庭幸福排在第三位,追求人际优势位列第四,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影响甚大。事实上,中国人历来将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扩展,人际关系则是最原初、最直接、最重要的社会认同来源。

  而有意思的是,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格局中,个人利益追求赫然位列生活动力强度排行榜的第二,这说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格局彰显了一种鲜明的个人自主意识。

  政府机构

  接近中度信任水平

  蓝皮书透露,2010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市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市市民总体社会信任属低度信任水平。其中,居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最高,对商业行业信任程度最低;上海和广州两市的社会信任状况略高于北京。

  政府机构、公共媒体、公共事业单位或部门等有政府背景的行业/部门受信任程度较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商业行业最低,属“基本不信任”范围。

  中央政府的被信任程度高于地方政府,传统媒体的被信任程度较高,而网站较低,均属“低度信任”或“基本不信任”。

  调查将政府机构细分为中央政府、全国人大、本市政府、公安部门、法院和检察院等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中央政府和全国人大的信任得分分别为75.8分和75.5分,属于“中度信任”的高端水平;对本市地方政府信任得分为72.3分,也属“中度信任”水平。

  食品行业

  信任危机相当严重

  三地市民认为房地产等行业信任缺失,食品、药品行业信任危机严重。调查显示,房地产开发和中介、食品行业、药品行业的严重程度得分分别为71.0分、65.4分、64.0分,均属“严重”范围。

  对此蓝皮书建议,首先是要加强商业监管,严惩假冒伪劣产品,提高行业诚信。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地产、食品、药品行业,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杜绝商业欺诈行为。

  生活压力

  社会支持相对不足

  通过奥运会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民众的爱国情感、国际主义、公民效能感都有明显提升。蓝皮书认为,市民的公共参与热情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民众以慈善捐助、志愿者行动为代表的利他行为逐年增多,显示了民众的奉献精神。

  此外,《社会心态蓝皮书》的研究也发现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社会心态问题,如:相对于较大的居民生活压力,社会支持表现相对不足。一方面存在居民的安全感较低,另一方面,又存在对社会性风险认识不足的问题。社会阶层较低的民众缺乏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方式,以及阶层自我认同偏低,出现了较大比例的“底层认同”的现象。

  社会心态失衡考验执政者

  人民日报连续发文关注“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已经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近日,针对目前存在的社会心态失衡问题,《人民日报》推出“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文章,从执政者如何应对社会心态等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4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首篇该系列文章,题为《“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这篇署名“人民日报评论部”的文章中称,在“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后,“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正迅速进入各级政府的任务列表。

  文章认为,我们倡导理性平和的心态,但如果监管防线屡屡失守,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生姜事件层出不穷,“淡定”谈何容易?我们追求开放包容的心态,但如果“拼爹”现象屡屡发生,“起跑线”不公时时存在,“仇富”、“恨官”情绪何以消解?我们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但如果寒窗十载也难以改变命运,“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来得轻而易举,个人奋斗又有多大价值?

  文章以普遍存在的“焦躁不安”为例,分析了社会心态失衡的现实根源。其中写道:城镇化及大规模人群流动,“漂族”、“蜗居”、“蚁族”人群大量出现,不安全感容易加重;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让人的不确定感增强;而少数干部的贪污腐败、一些地方的暗箱操作,使干群关系变得紧张而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

  文中直言,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但正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把握和调适社会心态,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种执政挑战。如不及时妥善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也必定影响国家目标实现。因此,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在上述文章刊发后一周,该报4月28日又发出《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该文将当前中国社会定位为“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并以此为时代背景,强调执政者应正确理解和对待多元表达中出现的“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以纾解社会焦虑、疏导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健康心态的形成。

  记者 王富

  当代中国人9大生活压力

  1 子女发展期望

  2 个人利益追求

  3 追求家庭幸福

  4 追求人际优势

  5 追求一生平安

  6 尽力做好本分

  7 实现自我价值

  8 为社会作贡献

  9 追求生活情趣

(编辑:SN03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社科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