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映秀镇镇长谈重建过程:民房及中小学选址谨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2日11:10  南方日报
汶川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重建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慎之又慎。张由琼 摄 汶川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重建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慎之又慎。张由琼 摄

东莞援建的映秀镇长安居。王辉 摄 东莞援建的映秀镇长安居。王辉 摄

佛山援建的水磨镇飞鸿广场。王辉 摄 佛山援建的水磨镇飞鸿广场。王辉 摄

映秀镇将以旅游业为发展方向。王辉 摄 映秀镇将以旅游业为发展方向。王辉 摄

  重建档案

    ○2008年5月12日汶川遭遇8级特大地震,震中小镇映秀被重创,95%的房屋完全倒塌,100%的房屋不能居住。当天,进出映秀的道路中断,生还者们组织到一起开展自救。

  ○2008年5月17日地震中受灾最重的企业之一———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灾后首批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发运。同年8月1日,东汽新基地第一个车间开工建设。

  ○2008年 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挂出了两条标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赞誉。

  ○2010年10月10日 广东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庆祝大会在汶川映秀镇举行。

  那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已经过去3年,却宛如昨日。

  然而,当站在曾经的废墟上,看着那些自信幸福的笑容,触手可及红砖青瓦温热灶台,还有稚嫩的朗朗书声,更多的人感到的是恍如隔世。

  这里,有着奇迹般的历史,千年古堰,让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也为我们的民族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文化濡养。

  这里,更有着奇迹般的现实,废墟上崛起的新城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没有被击垮。

  从大禹,到李冰,再到当代中国人,这片大地成就着一代又一代迎难而上、敢于抗灾的中华儿女。

  3年前,西南之境满目疮痍,但不曾有饥荒,社会安定,震后不到3个月,数百万户住房损毁的家庭完成了过渡安置,赶在寒风蚀骨之前,得到了庇护。

  重建的有房屋,有基础设施,更有生活。经历浩劫,人们竭尽全力过得更好。遗属们重组家庭,彼此温暖;孩子们走出帐篷,搬进教室;灾区无数的普通人在最平凡的处境里,寻找生活的出路……

  我们尤其关注那些细节:

  地震时,映秀小学遭遇重创,47名教职员工,遇难20人,473名学生,遇难222人,当我们为这间小学的命运担忧时,幸存的师生们已默默收拾好心情。

  2008年8月27日,距离地震107天,距离原址1公里的地方,映秀小学开学了,132名学生带着假肢、伤病、心理创伤迎接新的生活。

  地震时,漩口居民倪孝兰失去了大女儿邓春燕、二女儿邓妮,两个月时间,这位母亲每天流泪,当我们为她的遭遇惋惜时,倪大姐已重拾生活的勇气。

  2008年8月,倪孝兰回归自己的角色——— 跑运输、载客挣钱,都江堰玉堂镇通往汶川威州镇的路上会经过女儿离去的小镇,但这位坚强的母亲止住了悲伤。

  ……

  闪光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汶川县草坡乡重建的公路,比如高山上的萝卜寨重建的水厂,还有青川县枣树村朴实庄稼汉自创的那两条标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吼”出了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当然,这3年,汶川人不是孤军奋战。

  2008年8月,山河还在呜咽,余震还没有止歇,58名广东援建干部已然上路。

  前路茫茫,他们不胆怯、不彷徨、不顾己,奔向西南之境的疮痍,一往无前的脚步代表他们那份单纯可敬的自觉——— 为了灾区人民,抛家舍业、泪汗无悔。

  3年时间,援建者们手持千金,从不敢轻狂,背负重任,绝不敢辜负。他们的努力亦非尽善尽美,但他们始终全心全意。

  我们会记住这些名字:

  汕头工作组的张应杰有双解放鞋,进驻汶川县草坡乡的前四个月,没配车,张应杰实地勘测、走访居民全靠走路,短短两个月,他走遍了全乡32个生产小队,练出了一双铁脚;

  中山工作组的黄永林有高血压病,进驻漩口镇后,腿脚水肿,但为了给镇新水厂选取水点,他亲自爬上漩口镇八角庙的山上找水源,与其他备选地点做比较;

  广东省工作组的邱衍庆,今年1月,被确诊脑膜瘤已压迫大脑,需立即进行治疗,随后一个月邱衍庆接受了两次开颅,治疗期间,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他的双腿几乎不能站立,但静养了两个月后,邱衍庆就回到了灾区;

  ……

  这3年,许多人不解援建者们“舍弃小家”的执拗,甚至质疑他们“官降三级”的选择。但其实,他们勇于牺牲的动因很简单,因为曾经承诺“汶川的明天会更好”。

  为重建,远赴西南;为重建,徒步穿越大山;为重建,轻伤不下火线,这一切的奋斗,只为以生命兑现庄严的承诺,让世人回望汶川,可知援建者的诚意。

  3年后的今天,一砖一瓦重绘着曾经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一个个复活与新生的美丽村镇,如颗颗璀璨珍珠,镶嵌在绵延300公里的龙门山地震带上。

  当灾难远去,生活归于平静,行走在灾区,处处可以看到一张张充满自信的脸庞,时时可以感受一股股坚定坚强的民意。映秀废墟遗址上立着的永久停留在14点28分的大钟,标记着灾区度过的每一个艰难时刻,但也在每天的东升旭日中迎来红火日子的坚强和奋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放在汶川大地震的语境下,我们更能理解这句古训的含义。

  废墟上崛起的座座新城背后,中华民族迎难而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和丰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化危为机、勇于创新的品格为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添了鲜活内容。

  我们有理由期待,因为这股不屈的力量,我们能够抵御灾难,能够重建家园,能够让这个国家在挑战与逆境里淬火成长。

  震后新生

  倪孝兰:走过5月的悲伤

  倪孝兰跑运输,每天,从都江堰玉堂镇载客去往汶川威州镇的路上,会经过映秀——— 对她来说,那是一座伤城。

  一

  3年前,连接玉堂与威州的国道213线还没毁,还在岷江对岸。

  2008年5月12日上午11点,倪孝兰把一车威州旅客送到了玉堂镇。午饭时间,出行的人少,玉堂镇路口,等待回威州的“野鸡车”停成一片,守候客人。

  “与其苦等,不如去师傅家‘耍耍’,或者还能再请教一些驾驶的窍门。”——— 在路边的馆子里吃过盒饭,倪孝兰没有马上“拉客”,赶回威州,而是跑到师傅家“耍”到两点。

  这一“耽误”,让倪孝兰逃过一劫。

  能劫后余生,倪孝兰不觉得自己好运——— 那天,她在阿坝药厂上班的大女儿邓春燕走了,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书的小女儿邓妮也被永远地埋在了废墟里。

  二

  2009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的主会场设在漩口中学。当天,倪孝兰在丈夫的陪同下,到渔子溪公墓给女儿烧点纸钱,上山不久便哭倒在地,那日的哭喊是一年前“被强行中止”的伤悲的延续。

  倪孝兰一家是汶川县漩口镇人,2005年,因为建设紫坪铺大坝,大批漩口居民被要求迁徙,倪孝兰一家因此搬到了映秀,同时迁到映秀的还有漩口中学。同年,倪孝兰的小女儿邓妮小学毕业,升入这间中学。2008年5月,距邓妮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灾难却从天而降。

  不可能不悲伤,但倪孝兰有克服悲伤的办法——— 她不停出车,每天12个小时跟车待在一起,倪孝兰说“没车不行”,出车的时候,她才能专注于路况,让悲伤远离。

  三

  2011年4月21日,又临近5月,记者又见到倪大姐。

  她的气色不错——— 这两年勤恳出车,倪大姐小有成绩,以前那辆小车换成了7座的面包车,不久前,家里还分到一套70平方米的安居房。遗憾的是不会再有孩子,她毕竟已经40岁了。

  除了北上威州,这两年,倪孝兰还多了一条南下三江的线路。这条线上有一个国家5A景区,两个国家4A景区,每到节假日,游客特别多,包车的人也多,客运生意红火。不久前,倪孝兰接过一批台湾客人,沿途目睹各乡镇的景色,这批客人惊叹汶川的剧变。

  倪孝兰也很自豪,作为3年前那场浩劫的亲历者,她最明白,灾区人为现在拥有的一切,付出了多大的勇气与努力。

  见证不屈

  映秀镇镇长徐红军:

  震中映秀浴火重生

  2008年5月12日当天,映秀镇镇长徐红军跟妻子、女儿被压在自家的废墟下。自救成功后,他赶到了镇政府,第一时间组织起民兵展开救援行动,靠着沉着与冷静,他带队一共救出了50多名孩子与群众。

  2008年8月,汶川重建启动后,徐红军与他的同事们又全身心投入到映秀的重建中,经历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考验。

  记忆之殇

  南方日报:还记得3年前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吗?

  徐红军:记得。那时,我还是映秀镇副镇长。5月12日那天中午,我在家,刚要去上班,突然听到一声雷鸣般的巨响,接下去地动山摇,身边的房屋成片倒塌,人没办法站住,我、妻子、女儿全被压在黑暗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才掀开压在自己身上的残瓦,在废墟里找到了妻子、女儿。我们浑身伤痕,但还好没有性命之虞。明白是地震,我赶紧往镇政府跑。

  当天,余震不断,幸存的党员、干部、民兵们组织到一起,开始自救。我带队去镇幼儿园救人,那里已被夷平,孩子们被压在废墟下。我们没有工具,只能用双手刨。我们那天救出了10多个孩子。

  重建之难

  南方日报:2008年底,汶川县其他乡镇的重建规划陆续通过了审批,唯独映秀镇的规划迟迟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

  徐红军:一方面,因为是震中,映秀的重建从一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关注,规划要交国务院审定;另一方面,因为靠近地震带,映秀的重建规划难度也最大。

  为了安全,我们确定,重建的住房距地震带至少200米,公共设施的要求更高,至少要300米,一般选在500米到700米的地方。为避让地震带,映秀的建设用地被压缩至0.74公里,民房、医院、中小学如何选址,都得慎之又慎。

  南方日报:重建施工中有哪些难题?

  徐红军:首先是时间紧,映秀重建2009年8月才全面开工,当时有的乡镇已经完工,要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映秀只能奋力追赶。

  重建一开始就遇到了“技术难关”——— 重建规划里有很多大师的作品,运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但施工时,我们的专家少,对新技术的了解、认知不够;加上施工单位多,要很好地实现技术对接,难度不小。

  施工时,资源短缺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供电,重建全面展开时,镇上的电力供应吃紧,不少工地的运转要靠自己的发电设备维持;还有交通,进出映秀的公路当时虽已打通,但路况不好,很多大型车辆无法通行,物资只能换小型农用车转运。

  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也是个问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映秀重建”投入了庞大的施工力量,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高峰时有1万多人。对此,我们专门出台了“白加黑”等调度措施,让“撞车”的项目在不同时间段开工,避免冲突。

  南方日报:去年8月,映秀遭遇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这场灾祸对重建造成了哪些影响?

  徐红军:主要的影响在用工上。8月14日那天,泥石流冲击了一个施工单位的驻地,造成了人员伤亡,大批工人因此撤出映秀。

  当时正值重建的冲刺时期,工人出走,很多项目不得不停工。用了一个月,我们才找到足够的工人。而新招的工人还需培训,实际施工进度差不多耽误了半年。

  经历了这场泥石流,我们也吸取了教训,对映秀地区的地质灾害有了新的认识,加大了治理地质灾害、疏浚河流的力度。

  生命之韧

  南方日报:作为镇长,你对映秀今后的发展有何期待?

  徐红军:三年前做规划时,我们就要求,重建的映秀新镇不仅房屋要坚固,还要造血,为镇上居民找出路,做到合理规划、人性建设。比如镇上这批藏羌特色的安居房,规划时就要求不仅能满足居民自己住,还能开商铺、旅店,搞农家乐。

  映秀被评为国家级5A景区后,游客量一直在增长。借助这个品牌,我们争取做到“家家开店铺、户户搞旅游”,让居民不但住得安全,还要提高收入,住得幸福。

  当前,我们正在引导居民,打造小镇里每一条街道的特色,使映秀的旅游资源更具层次,借助“漩口中学遗址”“震中纪念地”等景点,把映秀打造成一个感恩教育基地。今后的映秀必将是一个充满安全感、幸福感、懂得感恩的温情小镇。

  本版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钟锴

  实习生 朱婷 杨云琴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映秀 重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