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汶川灾后重建志愿者:压力面前学会坚强乐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2日11:15  南方日报
1000个日日夜夜,志愿者平凡的身影伴随着重建圆梦的每一个脚步。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1000个日日夜夜,志愿者平凡的身影伴随着重建圆梦的每一个脚步。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5月9日,在重灾区四川省青川县竹园镇,来自香港的两名志愿者在援建的安居房工地劳动。新华社发 5月9日,在重灾区四川省青川县竹园镇,来自香港的两名志愿者在援建的安居房工地劳动。新华社发

3年来,香港派往灾区的心灵重建义工已经达到几十批数百人,一位义工正在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      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3年来,香港派往灾区的心灵重建义工已经达到几十批数百人,一位义工正在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 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大多数灾区志愿者在援建中从事基层工作。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大多数灾区志愿者在援建中从事基层工作。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重建档案

    ○各界捐赠:截至2008年9月25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4.6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总计594.0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68.80亿元。

  ○大型义演:2008年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举行《爱的奉献》———2008年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共为灾区募集捐款15.1429亿元。

  ○特殊党费:2008年5月18日,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广大党员踊跃自愿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截至2008年7月17日,全国有4324.5万名党员参加活动,共交纳特殊党费90.8亿元。

  ○国外捐赠: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

  ○红十字援建:全国红十字系统在汶川地震灾区共援建了民房183179户、学校2114所、卫生院(站)5123所,以及部分康复中心、敬老院、福利院及防灾减灾设施等。目前,96.7%的援建项目已竣工或交付使用。

  震中映秀镇,奔腾不息的岷江河上,一条横穿江面的铁索桥格外引人关注。

  这是一座蕴含厚重历史的桥。映秀镇多位老人回忆,这座桥叫“团结桥”,上世纪50年代,映秀公社和耿达公社共200多人,一起合力拉起铁索,村民出入靠滑铁索而过。

  透过历史镜头,“团结桥”让人找到中华民族互帮互爱的印迹。

  如果把整个国家比喻为人的身体,那么当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生疼痛时,都会引起整个身体的不舒服。因此,不管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各民族的共同体——— 国家,总会指引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震后3年,踏入崭新的汶川第一小学,飞檐的屋顶,橘红色的砖墙,食堂、宿舍、教学楼、体育馆、电脑房……每一栋房子都温馨敞亮。不少广东游客羡慕地说:“新学校比广东的小学还要考究,设备还要先进。”

  “5·12”地震后,这所小学师生就和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心连着心。星河湾集团投入4000多万元捐建汶川第一小学,新校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可容纳36个班、1600名学生,能够抵御8级强震。

  和这位老广一样,中华儿女都以各自的方式为灾区献上自己的爱心。

  “我来,因为我们是唐山人。”这是灾区最动人的话语。在地震灾区的每一个地方,都会见到唐山人留下的印记,都会听到有关唐山人的故事。因为,汶川地震触动了唐山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来,因为我们是同胞。”这是灾区最深情的话语。在这里,香港派往灾区的心灵重建义工已经达到几十批数百人;澳门旅游局专门拨付1000万澳元组织居民到川旅游;台资企业不断在灾后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我来,因为我们同根同源。”这是灾区最朴实的话语。在这里,海外华人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翻译,从世界各地赶来,不计报酬,不辞辛苦地投向地震灾区的广袤大地,融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大潮中。

  还有那些平凡而又可爱的志愿者,在梦想相伴的1000多个日夜,经历了从“非常”到“平常”的考验,完成了从“瞬间爆发”到“细水长流”的转换,伴随着灾区每一个走向康复的脚步。

  汶川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的聚居地,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古老的羌族文化也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在重建过程中,各级党政和各地援建者们,都把保护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3年过去,在汶川县城,我们见到一座洋溢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体育馆矗立于滔滔的岷江河畔,条块相间的红色图案如同美丽的羌红传递着幸福与欢乐。像这样既时尚现代又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在灾区许多地方可以见到。

  废墟上重建起坚固的城墙,崩溃的灾区经济慢慢得到复苏,悲痛的灾区群众逐渐走出阴霾。大灾大难面前,每一个个体的人生都因此发生改变,无论是灾区人民还是援建者,在不断遇到困难与携手克服困难的斗争中,他们变得更加无私、友爱和感恩,更加懂得了爱的力量。那些让亿万中华儿女血脉同博的寸土片地,在无疆大爱中重现生机,见证了每一个平凡付出后的不平凡改变,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平凡的崛起。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爆发一刻的能量汇聚,更在于让抗震救灾的精神认同,这些深深地熔铸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成为推动历史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震后新生

  灾区锤炼一生财富

  大地痉挛,灾情连心。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不仅改变了山川容颜,也改变了与灾区相连的个体的命运。因为地震,他们走进灾区;因为重建,他们驻扎在灾区;因为有爱,他们爱护新汶川。

  “感觉就像与汶川有缘。”驻扎汶川的广东大同社工站站长周小燕感叹,因为地震,数十名社工的人生轨迹在汶川实现汇合。

  3年前,现在驻扎在汶川的志愿者大多还在读书。

  周小燕当时是广东工业大学社工专业大四的学生,“当时就想来灾区,帮助抢救和援建”。2009年,社工辅导工作正式纳入广东援建的一部分。已经在广州工作的周小燕获得了到灾区服务的机会,她毅然放弃工作前往灾区。2009年11月,广东社工站在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周小燕任站长。

  在汶川的援建者中,与周小燕有着同样经历的不在少数。无论是大学生志愿者,还是工地上的工人,亦或是他们接触的灾区百姓,因为有爱,他们的人生轨迹在汶川相遇。

  这种相遇,实属不易。当周小燕决定去汶川的时候,她的家人,并不知情,来一个月后,却意外地得到家人的鼎力支持。

  相遇不易,他们备感珍惜。“我们平时都会把自己的心事讲出来,大家一起同甘共苦。”周小燕说。

  然而,选择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注定要与辛苦相伴,“5+2”、“白+黑”、“余震”……在过去近三年的奉献中,他们吃下了人生难以遇见的“苦头”。

  吃苦的滋味,让他们终生难忘。周小燕至今仍记得,去年“8·14”特大泥石流,从汶川县城到成都的道路被阻断,当时她急于赶回成都开会,冒险拖着行李箱步行了两个多小时后,才找到搭乘去成都的车。

  有援建者甚至在奉献的过程中不幸遇难。映秀堤坝边一名工人告诉笔者,在去年发生的特大泥石流中,有几名正在施工的人员遭遇不幸。但灾害和危险并没有让他们退却,为了尽早帮助灾区百姓完成家园重建,他们还在坚持。

  在与自然灾害和困难的竞逐中,历尽艰辛的援建者学会了坚强,这被他们视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地震,他们的人生发生改变,在重建家园的热土上,他们甚至把奉献灾区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事业。

  周小燕说,广东在心理援建的过程中,注重培养汶川本土的服务力量,目前,他们还会留在汶川继续为灾区服务,“相信社工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见证不屈

  西部计划志愿者徐伯松

  只要身处汶川精力就在这里

  晚上11时,徐伯松刚从山里考察回来,衣服上还渗着湿漉漉的汗水。地震3周年临近的日子,服务灾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徐伯松正在苦心思索三江乡的旅游发展规划。

  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徐伯松每天有很多文件要传达,有很多公文要写。在那些平凡的岗位上,服务灾区的志愿者们任劳任怨地付出,见证了废墟上重建的坚韧。

  平凡岗位基础工作保障重建运转

  南方日报:平时的工作都是这么晚下班吗?

  徐伯松:我们这里流传一句话:“5+2”、“白+黑”,必须让灾区百姓尽早恢复生活。这些都是为了加快重建速度,我们创造出来的加班模式。从县委书记到乡镇领导再到普通志愿者,我们都必须坚持这样工作。

  南方日报:你们这批志愿者目前在灾区主要做哪一类工作?

  徐伯松:2010年7月底,我们30多名志愿者抵达汶川县,分配到基层后,大部分角色是政府办公室文员。平时的工作其实很平凡,比如帮助当地政府收发文件、撰写各种公文、引导前来政府办事的百姓等。

  南方日报:这些繁冗的政务工作,你们能习惯吗?

  徐伯松:大地震后,汶川面临着大量的重建工作中,基层工作人员十分缺乏。我们志愿者把这些基础的工作做起来,为灾区重建的正常运转做好保障。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志愿奉献考验年轻人的社会责任

  南方日报:什么原因促使你下决心来汶川做志愿者?

  徐伯松:大学读书时,我一直感觉我们80后一代,普遍缺乏忧患意识,喜欢选择安逸而逃避社会责任。因此,我一直有毕业后去服务社会的想法,这也是考验我们年轻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汶川大地震后,我就很想去灾区做一名志愿者。

  汶川的援建,就像温总理说的:“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也足以战胜一切灾难!”聚集灾区每个人平凡的付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重建工作完成得那么好。

  南方日报:来汶川时,正好是你大学毕业就业的最佳时机,有没有担心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

  徐伯松:说句实话,我们志愿者在汶川每个月补助是800元,并不算多。但我思考更多的是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事情,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好给了我这个机会。

  南方日报:家人支持你到汶川来吗?

  徐伯松:家人意见不一。直到大四临近毕业时,终于有了这个机会,我就壮了壮胆,也没和家人说,就报名参加了。暑假回家时,爷爷最终拍板说“去!从小没有受过苦,要去好好历练,这点苦都受不了,就不是我们徐家人!”有时,辛苦的时候很想家,想家我就写日记,不能让家人知道,不然他们会担心。

  记录成长巨压面前学会坚强乐观

  南方日报:两年多的志愿工作,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徐伯松:最深刻的是,在巨压面前学会了坚强乐观。其实,在繁冗而艰苦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也会有疲倦感。但并不能因此松懈,只要自己默默努力付出,再难的工作也可以完成,这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年轻人到基层锻炼其实很有必要。在两年多的锻炼中,我们志愿者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基层机制、基层干群关系有所改善,这也是服务灾区的有效方式之一。

  “天下事有难易乎?”两年多的援建中,我算是真的体会到什么是“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南方日报:平时志愿者们有相聚的活动吗?现在灾区重建工作完成了,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徐伯松:汶川志愿者不像其他地方的,全国人民都关注这里,工作量相对比较大,现在志愿者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只要身处汶川,我的精力就会放在这里,我已经续约一年,眼前还不是考虑未来在哪个地方工作的时候。

  本版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

  实习生 胥柏波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汶川 志愿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