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地面积90%以上的云南来说,穷在水,富也在水。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正当其时。“十二五”期间,全省蓄水库容将达到138亿立方米以上,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万亩,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隐患……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农村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民生水利故事(1)
厂房村小水窖滋润群众心田
阿公果村小水管送来清冽山泉
曲靖师宗县山区人畜饮水安全保障工程。
曲靖陆良县高效节水农业建设。
海拔2000米。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厂房村委会老高山村。
春风吹上山头,染绿了层林。
鲁学文的家就在这绿树青山的环绕下,房前屋后是成片绿意,鸡犬相闻,生活看起来很是惬意。
但是,这里方圆数里没有一个水源,地是“雷响田”,吃水就完全没有办法,只能牵着牛一起到凹地积水塘找水喝。
缺水,让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急转直下。
去年干旱的记忆在鲁学文心中挥之不去,“去年太干了,一点水都没有。县水务局从1月27日开始送水,一直送到7月。但吃水有了保障,地却不行了,小春几乎没有收成。”
小春绝收,村民们眼睁睁看着自家的田地干枯开裂,变得绝望。
今年,鲁学文从去年1.5万元的烤烟收入中拿出1.3万元,一口气修了10个水窖,多年来缺水的生活以及去年的干旱,让他“旱怕了”,更何况党委、政府还给予补贴大力支持,“党委、政府说话相当算数,去年是派干部背着钱上来,验收合格一个水窖,发一个的钱,老百姓高兴坏了!”
周围的村民全都一样,在上报小水窖建设数量时,13户人家就报了80个。
半山腰上,并排着数个小水窖,彼此相隔不到10米。正因为有了这些今年新修的水窖,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4月刚开了个头,师宗县竹基镇蒲草堂村委会阿公果村田里的油菜一片繁茂,绿意取代了金黄。
但遇上干旱,田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眼下这些田全是“望天田”。
地没水不怕,人离了水却不行。水,仍然是这里的村民们轻松不起来的话题。
“我们吃的水是从那里来的。”顺着村民郭家谷手指的方向,是离村庄不远的东风水库,这个水库,就是阿公果村141户620名村民的生活用水来源。但到了枯水季节,水库水位下降,村民们的生活用水便成了难题,枯水季节才过去,雨季又紧接而来,雨水裹挟着泥沙汇入水库,水多了,却浑浊得无法饮用。从枯水季节一直到雨季过去,要经历每年3—7月的漫长时光。
近半年时间里,村民们只能到1公里外的龙潭挑水喝。要挑够一家人的用水,需要三四个来回,每天,只在挑水上花的时间,少则一个小时,多则三四个小时。
随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抗旱援建竹基镇阿公果村人饮示范工程的启动,2月底,村民们彻底告别了“愁水吃、挑水吃”的生活。只要拧开水龙头,两公里外甘甜清冽的山泉就在自家房前流淌。
水通了不到一个月,村民郭家谷就迫不及待地出资3000元在屋旁建起了一个两平方米的洗澡间,虽然不大,但在这个曾经连吃水都困难的乡村,却算得上是个不小的新闻。
说起这个洗澡间,郭家谷有些不好意思:“有条件了嘛,就建了一个,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一到两天就要洗次澡的。”
对于“你们以前是怎么洗澡的”这个问题,村委会主任徐有芳有些好笑:“我们这里没这个条件,哪能像你们城里天天洗啊,哪家姑娘要出嫁了,就提前几天送到镇上去洗个澡。”
在郭家谷身边,有一台半新不旧的洗衣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台“洗衣机”没发挥洗衣的作用,却成了名副其实的“甩干机”。“用这个洗衣服费水,那时候全靠挑水,哪舍得用这个呢,我是把衣服抱到水库洗好,再用它来甩干的。”
从没有洗澡条件到一两天洗次澡,从“甩干机”到“洗衣机”,缩短的并不只是1公里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