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转折 不朽的丰碑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张庆黎 白玛赤林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正式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转折,是西藏各族人民获得新生的历史起点,也是帝国主义势力在西藏的历史终结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推动西藏逐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开辟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开启了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一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为把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保卫祖国西南边防安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至此,西藏成为祖国各民族平等联合友爱合作大家庭中的一员,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康庄大道。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使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势力的羁绊。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势力逐步向西藏地区渗透。英帝国主义对西藏不仅发动了两次血腥的侵略战争,还挑唆、策动西藏上层反动分裂势力搞“西藏独立”,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西藏国”。新中国成立后,西藏上层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勾结帝国主义势力,企图以武力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与中央人民政府分庭抗礼,维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彻底驱逐了帝国主义在西藏的残余势力,永远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大陆的全部解放和完全统一,粉碎了帝国主义势力和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妄图分裂中国、实现“西藏独立”的迷梦,捍卫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动摇了封建农奴制度的社会基础,为民主改革播下了革命火种。旧西藏,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占有全部土地和绝大部分牲畜,主宰着农奴和奴隶的身家性命;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基本没有生产资料,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和进藏干部在西藏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全心全意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西藏人民默默地观察着、思考着,他们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进藏干部。在漫漫黑夜中苦苦挣扎的百万农奴看到了新社会的曙光,极大地激发了对封建农奴制度野蛮统治和残酷剥削的不满和仇恨,不少农奴中的先进分子和其他爱国青年冲破重重阻碍参加革命,要求进行民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为彻底埋葬封建农奴制度扎下了根基。
创造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条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在执行《十七条协议》中,我们党以极大的诚意和热情推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西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以极大的克制和忍耐等待西藏地方上层统治集团的觉醒,并对民主改革的时间一推再推。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使西藏百万农奴和上层爱国人士逐步认识到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西藏人民贫穷落后和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总根源;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能摆脱长期停滞落后的状况,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当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犹如燎原的烈火,迅速燃遍西藏高原,使封建农奴制度化为灰烬。1965年9月1日,经过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区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正式确立和实施。
促进了祖国各民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为伟大祖国的缔造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旧中国,由于统治阶级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中华民族四分五裂,西藏社会内部也是教派林立,隔阂深重,纷争不断,民不聊生。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人民成为祖国各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与各民族交往逐步增多,隔阂逐渐消除,感情日渐加深,特别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享受到党和国家的特殊照顾。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铸造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西藏人民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团结统一,是事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保证。
二
6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对西藏来说却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砸碎旧制度、创建新社会,改天换地、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扬眉吐气,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经济建设成就辉煌。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针对西藏一穷二白、民生凋敝的状况,党中央把帮助西藏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摆在首位,先后召开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建设,推动西藏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1亿元,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万公里,比1959年增加5.07万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拉萨——日喀则铁路开工建设;已建成5大民用机场、开通21条国际国内航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7.4万千瓦,用电人口覆盖率达82%;实现了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现代化通讯网络覆盖全区。2010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元,比1959年的35元增长了118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政治制度实现历史跨越。西藏和平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区,彻底废除了统治西藏数百年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劳动人民永远摆脱了被统治遭压迫受奴役的悲惨命运,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斐然。截至目前,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50余部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4%;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有12名藏族代表和1名门巴族、1名珞巴族代表;自治区现职省级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0.42%;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6%以上。
文化建设繁荣昌盛。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中央投入巨资先后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保护,《格萨尔王传》等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不断推出。高度重视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藏文编码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文字。藏学研究、现代新闻出版事业迅速发展。2010年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28%和91.41%。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10年,西藏全面完成“普九”,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中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2%、98.2%、60.1%和23.4%,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2%,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3年,已形成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各类科研、推广机构达184个,专业科技人员达4.85万人,藏学、高原生态、藏医药等学科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人均预期寿命由和平解放时的35.5岁增加到67岁。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4.3%以内。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生态状况有效改善。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实行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实施《土地管理法》、《水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和《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开展防沙治沙、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已建立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47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5%,森林覆盖率由不足1%上升到11.91%。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自治区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点,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的组织不断健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在推进西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各族人民更加心向党,更加拥护党。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1.3万个,实现了党组织在农牧区的全覆盖;共有党员20.8万名,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18%。
三
现在,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蓝图宏伟,根基扎实,机遇难得。再经过10年的奋斗,到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时,我们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西藏和平解放100周年之际,我们将与全国一样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各项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脚下的路将会越走越宽广,日子将会越过越甜蜜。
奔向美好未来,实现宏图伟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高举这面旗帜,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我们要始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前进方向,坚持用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统一认识,打牢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奔向美好未来,实现宏图伟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变西藏落后面貌要靠发展,改善各族人民生活要靠发展,在反分裂斗争中掌握主动、巩固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同样要靠发展。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跨越式发展建立在科学发展之上,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我区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奔向美好未来,实现宏图伟业,必须坚持维护社会稳定不动摇。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总体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稳定,才能推进西藏经济发展,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维稳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齐心协力打好维护稳定这场硬仗,确保西藏稳定和国家安全。
奔向美好未来,实现宏图伟业,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我们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大力实施科教兴藏、人才强区、健康促进和文化惠民战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多搞一些能够直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做一些能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事情,多解决一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各族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更加殷实。
奔向美好未来,实现宏图伟业,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动摇。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是中华民族之福,是各族人民之心愿,是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民族团结既是西藏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更是西藏发展进步的风向标。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各民族的大团结促进各项事业的大发展,携手开创西藏的美好未来。
奔向美好未来,实现宏图伟业,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动摇。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稳藏兴藏能力,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作者:张庆黎,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白玛赤林,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