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老战士洛桑旺堆、德庆娜姆:风雨携手战友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2日19:27  新华网

  风雨携手战友情——访十八军老战士洛桑旺堆、德庆娜姆

  在拉萨安度晚年的幸福老两口。兰金山 李勤 摄   在拉萨安度晚年的幸福老两口。兰金山 李勤 摄

  2010年深秋的一个午后,我们如约来到原十八军老战士洛桑旺堆和德庆娜姆的家。走进两位老人位于拉萨雪新村的家时,两位老人正热情地站在阳光明媚的院中迎候。洛桑旺堆老人已是满头华发,由于上了年纪,背驼得厉害,脸上却始终洋溢着温和的笑容。德庆娜姆阿妈站在老伴的身边,也是满面笑容亲切地欢迎我们。

  “波拉(老大爷)身体不好,他说得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你们就问我。”采访开始前,德庆娜姆特意关照我们说。听她亲切地称自己的丈夫为“波拉”,看她自然而亲密地搀扶着洛桑旺堆老人引我们走进客厅,我们不由会心地相视一笑:“这老两口看着感情真好!”

  心忧天下 慷慨从军

  洛桑旺堆,1931年出生于四川巴塘,先后就读于巴塘小学、国立巴塘师范学校。巴塘是藏区革命的摇篮和根据地。1949年8月,巴塘藏族共产党员平措旺杰组建了“中国共产党康藏边区地方工作委员会”(即巴塘地下党),随即建立了在巴塘地下党领导下的进步青年组织“东藏民主青年同盟”,积极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黑恶势力作斗争,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民族宗教上层开展统战工作。此时在巴塘师范学校就读的洛桑旺堆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东藏民主青年同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

  195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南线部队进驻巴塘,受到巴塘全县人民的热烈欢迎。为了配合十八军进藏,中共西南局决定由巴塘党组织号召党员和东藏民主青年同盟成员参加十八军,洛桑旺堆和其他56名共产党员及东藏民主青年同盟成员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纷纷向康定集结。

  1951年5月,洛桑旺堆一行抵达康定。“我们在康定经过短暂的动员和学习后,绝大部分同志都参加了解放军,光荣地成为十八军的战士。”洛桑旺堆老人回忆说。

  此时,北京藏民研究班的30名成员也于6月11日到达十八军驻地新津,参加十八军后,于7月1日抵达康定。西藏工委决定,将巴塘和北京藏民研究班的入伍战士组成西藏工作团,由中共西藏工委委员天宝任团长。西藏工作团随即进驻甘孜,进行短期政治、军事训练后,分配到机关和部队、兵站等处,担任藏文翻译和基层干部。洛桑旺堆被分配到干训班,负责沿途动员当地青年参军,并培训这些青年,给他们当文化教员,讲政策,同时,还要向俘虏讲解解放军的政策。

  1951年3月,洛桑旺堆随西藏工作团抵达昌都,在当地开展干部、青年培训工作。6月,西藏工作团被编入十八军进藏部队先遣支队,洛桑旺堆进入先遣支队政治部,从事文书工作,随先遣支队向拉萨进发。

  而此时,年仅16岁的德庆娜姆刚参军不久,还在“小鬼班”里学习。“1950年昌都解放时,我才刚满15岁。”德庆娜姆阿妈回忆说。阿妈的家在昌都城关镇,家里兄弟姐妹很多,全靠当鞋匠的父亲一个人养活,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作为家里的老大,德庆娜姆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由于家里穷,从小没上过一天学。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昌都各族各界欢天喜地迎接解放军的到来。“我有一个舅舅在十八军情报处工作。昌都解放后,他和十八军情报处的工作人员一起到我家来,看到我家的贫困状况后,就动员我参军。就这样,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

  参军后,德庆娜姆被送到干部培训班“小鬼班”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短期培训后,他们跟随部队一道前往拉萨。

  邂逅相遇 与子偕臧

  按照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各路进藏部队和平进驻拉萨后,面对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作为十八军藏族战士中为数不多的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洛桑旺堆和其他几位同志一道,承担起在拉萨开办小学的重任。

  西藏过去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只有极少数专门为贵族子弟开办的私塾。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西藏工委于1952年初倡议在拉萨开办一所小学。由于进军西藏途中一直在干训班工作,洛桑旺堆和其他几位同志被选中承担这一重任,担任小学教员。经多方努力,拉萨小学于1952年初开学,在校师生600人,张国华司令员亲自担任董事长。

  到了拉萨后,德庆娜姆被分配到了军区情报处工作。

  1953年一个平常的日子,德庆娜姆到领导家汇报工作,遇到前来领导家走亲戚的洛桑旺堆,两个年青人由此相遇了。

  年轻时的德庆娜姆活泼开朗,能歌善舞,洛桑旺堆则吹得一手动听的口琴。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之间好感渐生。

  “我那时年纪还小,根本没想到感情上的事。再说,部队也有规定,婚姻大事必须通过组织批准。所以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说起往事,德庆娜姆阿妈似乎又成了当年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言辞间流露出几分羞涩。

  1952年9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外事帮办办公室成立,具体办理西藏地方涉外事宜。1952年9月,中印两国政府发布在拉萨和孟买互设领事馆的公告。1954年,中国政府在印度新德里、加尔各答、噶伦堡设立商务代理处。洛桑旺堆被调到噶伦堡商务代理处工作。同年,德庆娜姆被送到北京中央团校学习。两个年轻人就此分开,断了联系。

  直到有一天,德庆娜姆接到家里的来信,得知洛桑旺堆背着她偷偷给自己家寄了250块大洋。那时,作为干部,洛桑旺堆每月的工资不到三个大洋,这250块大洋还是他从亲戚那借来的。父亲在信中询问德庆娜姆,寄钱的小伙子和她是什么关系。并告诉她,这笔钱给家里帮了大忙,不仅还清了家里的欠款,还买了一些家用必需品。看着家里的来信,德庆娜姆被洛桑旺堆的行为深深打动,两个年轻人从此开始了书信往来。

  1957年,洛桑旺堆休假来到北京,专程看望德庆娜姆。看着两个相爱的年轻人难舍难分,中央团校领导决定为他们举办婚礼。

  婚礼在中央团校举行。中央团校校长亲自为两个年轻人主婚,在师生们的祝福声中,两个革命青年的手终于牵到了一起。这一牵手,就是半个多世纪。

  “我特别爱看《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电视剧,每次看,就觉得像在说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说到这里,德庆娜姆阿妈忍不住插话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1957年,德庆娜姆从中央团校毕业,组织上安排她到了印度噶伦堡商务代理处同洛桑旺堆一起工作。从此,夫妻俩在代理处一个搞外勤,一个搞内勤,共同为搞好我国的外事工作努力着。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央宗出生在噶伦堡。”洛桑旺堆老人微笑着说。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与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全面武装叛乱,以达赖为首的叛国集团一行逃往印度,中国与印度关系破裂,中国驻印度使馆、商务代理处随即撤销。洛桑旺堆夫妻顾不得在代理处的全部家当,只身回到拉萨,参加民主改革。

  民主改革后,洛桑旺堆经民主选举,当选为拉萨市城关区第一任区长。德庆娜姆被分到了团区委工作。

  就在夫妻俩鼓足干劲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时,1966年,“文革”开始了。由于驻印度工作的经历,洛桑旺堆在“文革”期间受到极左路线的严重迫害,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接受审查,并送到林芝参加学习班。作为团委一般干部,德庆旺姆也受到牵连,被送到拉萨学习班学习,后调到昌都工作,一呆就是十多年。

  “当时培训班里因受不了迫害自杀的人很多。波拉现在记忆力不好,就是那时候多次被揪斗造成的。我非常担心他,但是又没法去看他。当时我也在拉萨的学习班里,多次请假都没有批准。后来我一狠心,豁出去了,给组织上说,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他是我的丈夫,我一定要去看他。实在不行,你们派人押着我去。”费尽周折,德庆娜姆终于来到林芝见到了丈夫。虽然有红卫兵在旁边监视,夫妻俩说不了什么体己话,但妻子的到来,无疑为洛桑旺堆带来了不少慰藉,让他得以度过了那段最难捱的岁月。

  直到1977年,洛桑旺堆才得以落实政策,被任命为昌都粮食局局长,1980年任自治区财政厅厅长,1987年调任自治区政协专门委员会主任。德庆娜姆随后也由昌都调回拉萨,先后担任自治区妇联办公室主任和区妇联权益部部长。

  1996年,德庆娜姆胆结石入院手术,随即办理退休。同年,洛桑旺堆老人亦办理了离休手续。

  当记者问及两位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时,德庆娜姆老人高兴地说:“我们的晚年生活很丰富。波拉身体不好,我每天上午陪他一起到公园锻炼。下午在家看看报纸、杂志,一起聊聊天,这对锻炼他的记忆力有好处。”边说, 边微笑地看着身边的丈夫。

  “我们这一生遇到的挫折真的很多。50多年来,我们一直相依为命,我觉得能活着在一起比什么都好!”采访结束时,德庆娜姆阿妈感慨地对我们说。

  临走时,我们提议给两位老人合影留念,两位老人欣然应允。阳光透过院里的花草映照在相依而坐的两位老人身上,打下斑驳的光影。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牵手,已是53年的光阴荏苒而过。

  静谧中,一切都显得分外美好。(李勤 兰金山)

  人物小传:

  洛桑旺堆,四川巴塘人,1931年出生。1949年,参加巴塘进步组织“东藏民主青年同盟”。1950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南线部队进藏。1951年,参军进入十八军,成为十八军的一名战士,并担任干训班文化教员。1952年,担任拉萨小学教员。1954年,调到印度噶伦堡商务代理处工作。1959年,返回拉萨参加民主改革。1960年,任拉萨市城关区区长。1977年,任昌都粮食局局长。1980年,任自治区财政厅厅长。1987年,任区政协专门委员会主任。1996年退休。

  德庆娜姆,西藏昌都人,1935年出生。1950年,参加十八军,进入“小鬼班”学习文化知识。1951年,在军区情报处工作。1954年,被送到北京中央团校学习。1957年,从中央团校毕业,到印度噶伦堡商务代理处工作。1959年,返回拉萨参加民主改革。1960年,在团区委工作。1996年退休。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