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陈涛:多次演练防御预案是群众成功疏散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6日11:42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当时你传出去的这个信息应该很及时很重要吧? 

  陈涛:对。我们后来才知道,当时我用电台报告的这个情况是 “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前的第一个预警信息。根据我们汇报的情况,清平乡立即启动了一级灾害应急预案。我们派出所负责通知和协助政府组织群众疏散转移,大家分成几个组,沿着绵远河两岸通知老百姓赶紧撤离。

  主持人:深更半夜的,又下着大雨,你们怎么通知群众啊?一家家的喊?

  陈涛:我们当时一路拉着警报,利用警车上的扩音器不断向大家喊话:洪水要来了,赶紧按逃生路线向预定地点转移。不少人听到呼喊就马上起来了,遇到屋里没亮灯,还在睡觉的住户就下车去使劲敲门。很快的,几乎全乡的人都开始撤离了。

  走到元包村一组的时候,水已经漫过了膝盖。我们突然发现陈甲贵大爷,已经快90岁了,他们老两口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被困在了家里。我们赶紧冲进去背起老人就走。刚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一股泥石流把老人的屋子冲垮了。

  主持人:太悬了,真象是灾难片儿!其实在疏散群众的过程中,你们自己的处境也很危险。当时有没有意识到? 

  陈涛:当时也顾不上想那么多,只着急赶紧把群众都转移出去。棋盘村、元包村的村民基本上已经都全部安全转移了,我跟辅警小韩赶紧往盐井村赶,刚走到文家沟沟口,一股巨大的泥石流一下子就冲了过来,我赶紧叫小韩倒车。还好躲得及时,泥石流只是擦着我们的车过去了。

  群众差不多全转移完了以后,我和所里的几位同志一起协助政府在几个临时安置点安抚群众,小韩开车沿路继续搜寻,看还有没有没转移的群众。走着走着,一股泥石流一下子就冲到了车后面。小韩连忙开车躲避,可泥石流的速度太快,车子的油门踩到底都跑不赢,小韩只好赶紧推开车门跳了出来。没等他站稳,车子就被泥石流卷出了十多米。 

  主持人:还好,人没事就是万幸。这种场面我们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但那毕竟是经过特技处理的画面,你们遇到的可是真人现实版的生死考验。 

  陈涛: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后怕。第二天天亮后,我一看,清平乡面目全非。

  主持人:怎么了?

  陈涛:很惨!5个自然村全部受灾,泥石流冲毁了近400多户的民房,整个街道基本上泡在了泥浆里,很多二层小楼只剩下屋顶还露在外面;原来的公路变成了河道,横七竖八地堆满了的树干,这些都是被泥石流从山上卷下来的;绵远河上一座钢筋水泥的公路桥被冲断了,百多米长的桥面整个冲到了下游一公里多的地方。后来相关部门算了一笔账,这次泥石流光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4亿元。

  主持人:当时看到这些,心里特别难受吧? 

  陈涛:那是肯定的,我沿着周围走了一圈,用手机拍了8张照片,然后跑到政府院子里,因为那儿有个地震后建成的移动应急通讯基站,当时只有那儿还有手机信号。我通过手机彩信把这几张照片发回了局里。做完这些后突然觉得右脚掌疼得厉害,仔细一看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脚被钉子扎穿了。简单处理了一下,然后跟大家一起继续搜救。后来,我们发现了元包村的罗代书和孙女,当时他们已经在自家的二层小楼上困了一天一夜,看见我们大声呼救。可他家周围全是泥石流,根本靠不上去。我只好站在挖掘机的挖斗里,跳到水里慢慢游过去,折腾了好久,把他和孙女背了出来。

  主持人:陈警官发回的这8张照片是清平“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最早的也是最直观的灾情报告,也正是因为这组及时传出去的珍贵照片,让相关部门决定立即向部队求援,派出直升飞机展开空中救援。陈警官,当时看见直升飞机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陈涛:说真的,那一刻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因为你不知道要在里面困多久,前一天晚上把群众安顿好以后,全乡只有政府院子的水塔里还有点儿可以饮用的水,乡政府临时指挥部决定,那点儿水只能拿来熬粥。没想到我的照片发出去没多久,救援的直升机就到了,开始向山外转移群众。

  主持人:你们也跟着撤出来了? 

  陈涛:没有,那时候我们哪离得开哦。特警、消防等救援人员随直升机进来,我们就带着他们到处去搜救被困的群众。接下来又是清淤、搜寻遇难者、防疫什么的,一直到20天后,9月2号,领导看我比较虚弱,右脚掌上的伤口也已经感染了,才强行要我下山去休息。那是“8·13”以后,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团聚。

  主持人:真是不容易!“8·13”泥石流灾害中,陈涛和他的战友们危难时刻冲在最前面,在生死关头把5400多名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2010年,公安部授予陈涛“全国公安二级英模”荣誉称号,四川省公安厅给他荣记了个人一等功。

  陈涛:其实这份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所里每个同事做的都不比我差,付出的都不比我少,他们背后同样也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主持人:对了,陈警官,前面你讲到通知、组织乡亲们撤离的时候,要求他们按逃生路线向预定地点转移。这个“逃生路线”和“预定地点”是怎么回事儿?

  陈涛:是这样的。清平受到“5·12”地震的影响,山体比较松散,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实际上,几乎每年的5月上旬到了11月上旬,特别是到了6至9月暴雨和洪涝灾害高发期,绵竹、清平都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根据这一情况,绵竹专门制定了《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不仅对防御重点和防治措施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划,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预案延伸到了每一家。家里有几口人,多大年龄,住所周围有什么地质灾害隐患,以及灾害发生后,应该朝着哪个方向、什么地方疏散、躲避等等,都制作成了一张规范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贴在每一家的大门口。

  主持人:哦,是这样。难怪这次泥石流灾害中,清平乡伤亡数字相当小了。而且能那么神速地转移了5千多名群众。 

  陈涛:是的,这也是让我和同事们觉得最最欣慰的地方。

  主持人:就像你刚才说的,往哪个方向跑、跑哪儿去,都在自家门口清清楚楚的写着。可人一急就慌了,“8·13”的时候形势那么紧急,大家都没乱吗?

  陈涛:还好,我们之前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群众进行过多次演练,大家对这一套都很熟悉了,所以那天晚上绝大部分的群众都能够正确、冷静地转移。

  主持人:哦,平时这样的演练老百姓配合吗?

  陈涛:呵呵,开始的时候也不行,很多人不理解,说跑哪个不会,还用人来教?还用得着练习?甚至有人骂我们闲着没事干,瞎折腾。每次搞演练我们都是连哄带劝才勉强把人聚拢到一起。“8·13”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今年4月下旬,地质灾害高发期前夕,我们又组织搞了一次演练。这次通知发下去,不用催也不用劝了,那天,凡是在家的人几乎都来了,大家都说这是在教自己怎么才能在灾难中活下来。

  主持人:“5·12”地震、“8·13”特大泥石流,陈警官,你经历了两次大灾大难的生死考验,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有些什么感悟?

  陈涛:在“5·12”地震和“8·13”特大泥石流的过程中,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经受了历练。从内心深处讲,我们都不希望灾难发生。但如果灾难真的来了,我还是会义无反顾,会冲上去。

  主持人:今天在直播间里,我们跟陈警官——这位在“8·13”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带领着5400多名群众成功转移的英雄,一起回顾了当时的惊险时刻,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好,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访谈就到这里,感谢陈警官,也特别感谢网友们对“当代警察实录”系列访谈的关注,再见! 

  陈涛: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们!再见!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1)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陈涛 民警 泥石流 绵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