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考古专家首次披露重庆钓鱼城三大重要发现(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9日02:19  重庆商报

   昨日,合川钓鱼城,市文物考古所专家向市民介绍一处经初步判断为“钓鱼城之战”指挥中心的遗址。

  清代石碾盘遗址  本组图片记者 刘嵩 摄   清代石碾盘遗址  本组图片记者 刘嵩 摄

  本报讯(记者 纪文伶)作为“2011年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昨日,市文物考古所专家带着40名热爱文化遗产的市民志愿者走进平时严禁入内的钓鱼城考古工地,并首次披露了三大重要推断,初步更正了历史上的“误传”。

  发现一:

  “九口锅”并非火药碾制场

  在钓鱼城南边的最高处,有一处“九口锅”遗址。为什么要叫“九口锅”?是因为在一处宽阔的平台上,分布着9处神秘的石坑,呈不规则的圆形,酷似9口大锅,因此而得名。通常的说法是,在宋蒙战争中,“九口锅”扮演了兵工厂的角色——士兵们在这里面碾磨火药,用于战争。

  但考古所专家昨日表示,其实,当时“钓鱼城之战”中,火药虽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因为资源所限,平时这种强有力的杀伤性武器使用得并不多,也不可能大规模制造火药。从“石锅”的石质痕迹来判断,这里应该是晚唐时期的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呈覆盆状的小坑,实际上是柱础。据推断,在距离遗址不远处的护国寺西南边,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当时香火旺盛,当地老百姓和政府官员都要来朝拜,奇怪的是附近却没有庙宇的痕迹。于是,从遗址的规模、年代和逻辑来推断,“石锅”应该是庙宇之类的建筑遗迹。

  发现二:

  “钓鱼城之战”指挥部现身

  在毗邻“九口锅”处,专家还有一个惊人发现——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高墙和柱础遗址,初步判断应为“钓鱼城之战”的指挥中心。

  据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判断,根据遗留下来的痕迹判断,这座建筑四周边长约为20米,呈“凸”字形。凸字形类似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这个角度,能把山下的形势看得一清二楚。据遗存推断,这座建筑的构造非常精细,在当时四周的树木都被砍伐的情况下,在指挥所里能俯瞰嘉陵江和整个钓鱼城周边的情况。

  “古代战争最重要的是粮草和通讯,在这里,指挥官能观察到敌方的一举一动,发出命令,有利于督战。”袁东山说,这个官式建筑和渝中区发现的古钟楼遗址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

  发现三:

  “投石器”应为舂米坑

  去过钓鱼城的朋友一定会记得“钓鱼台”,在台前留有5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这几个不规则的深坑,从古至今,民间的说法一直被认为是宋蒙之战时放置投石器的石坑。

  专家告诉市民,从石坑的痕迹年代判断,应为清代遗址。在石坑的附近,有直径近3米的石碾盘,很明显是用于农用,而从深坑的形状来看,应该是作舂米用的——石舂安装在这里,一头用力踩,一头将米碾碎,然后再将糙米和细糠分开。清代嘉庆年间,白莲教盛行,于是,钓鱼城成为抗击白莲教的据点,而对于钓鱼城这样的弹丸之地,当时粮草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用石碾碾米,石舂舂米,解决了粮食问题。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重要的平台上专门开凿岩石,设置舂米设施。

  专家:

  钓鱼城仍有很多未解之谜

  “目前发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钓鱼城仍有很多未解之谜!”袁东山感叹道。他率领的考古工作组已对钓鱼城遗址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考古工作,对奇胜门附近的古地道进行过清理,对南一字城遗址进行过重点发掘,取得了多项重要收获。他认为,钓鱼城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探索的地方,这是为钓鱼城“申遗”做好铺垫,也为进一步研究川渝地区宋末抗蒙历史有重要意义。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钓鱼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