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李克强一周内赴三地考察保障房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7日21:2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

  为生民安其居——记李克强考察北京门头沟工矿棚户区改造

  记者谢登科

  环抱浓郁的绿色,北京的夏日承载着热情和希望。

  1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乘车驶离中南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陪同下,赶往位于北京市西部的门头沟区考察工矿棚户区改造情况。这是他继近日在山西太原河北石家庄考察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后,一周时间内第三次考察保障房建设情况。

  汽车一路疾驰。如何让政策的阳光温暖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是李克强心头思考和挂念的大事。

  “必须把棚户区改造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

  煤杆山脚下的门头沟采空棚户区,居住着2万多户困难群众,面积约7平方公里,曾是北京主要的产煤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沿蜿蜒的山路登上一处制高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危旧房屋。“它们大多建了有五、六十年了,目前破损严重,C级和D级危房占40%以上,群众要求改造的愿望十分强烈。”门头沟区负责人向李克强汇报说。

  “你们的计划是多久改造完?”李克强一边认真听取介绍一边关切问道。

  “三年!现在已开工一年多,工程进展顺利。明年一定能让棚户区群众住上新房。”回答干净利落,“胸有成竹”。

  一旁的展板上,改造方案、进度安排、房屋户型及效果图逐一排开,展示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李克强细心察看,不时询问,对当地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得知北京市已基本完成今年棚户区定向安置房建设计划,他十分高兴。

  “近两年经过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全国已有300多万户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但还有上千万户群众在翘首以盼,棚改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十分紧迫,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加快改造步伐,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李克强反复叮嘱随行同志。

  “这不再是图!我们已经看到了真景!”

  在东辛房街道河南街社区入口处,李克强走下车来,步行向棚户区里面走去。每走几步,他都会在破旧的房屋前、拥挤的巷子口驻足凝视。这里居住的煤矿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多为低收入困难群体,全部在采空棚户区改造范围内。

  矿区退休教师刘金生祖孙三代同堂,一家8口人挤住在50平方米的房子里,沉降的墙体上,狭长的裂缝反映着住房条件的窘迫。李克强俯身进屋,和一对老人挤坐在沙发上。

  “知道这里就要改造了吗?”李克强问。

  “知道。”刘金生说。

  “改造的政策都清楚吗?”

  “清楚。”

  “那你给我说一说?”李克强追问。

  “平房改楼房,不仅拆一还一,面积还可以再增加一半。”刘金生爽朗的回答博得大家的笑声。

  “我刚才站在山上看了你们居住的这片棚户区,面积还真是不小,区里的同志告诉我,明年底前就要让你们住上新房子、好房子,而且周围的环境还要更好。他们画的设计图我也看了,很漂亮。”李克强对老人说。

  “这已经不再是图了!我们已经看到了真景,新房子那里有山有水,漂亮着呢。我们都盼着搬家那一天!”刘金生老人“抢过话”去一番真情表达,再次引来掌声和欢笑。

  看到棚户区改造给长期住在这里的居民带来了希望,他们从心底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政府的关怀,李克强十分欣慰。

  “不妥善解决群众的居住困难,我们寝食难安”

  “走,我们去里面看看!”

  离开刘金生家,李克强一边和街道办事处主任穆春林交谈,一边自己当起了“向导”,引领着大家朝一条巷子的深处走去。

  巷子两侧,家家户户紧紧相连,狭窄之处,连两个手臂都无法伸展。李克强从一条巷子拐到另一条巷子,深一脚浅一脚,一路前行。

  巷子里面,一位妇女看到李克强一行朝她走来,赶紧转头躲避。李克强快步上前,热情地招呼她:“我们可以去您家看看吗?”

  她叫刘金阁,61岁。李克强一行的不期而至,让正站在家门外的这位女主人感到意外,有些“措手不及”。

  “可以,可就是我们的家太破了。”刘金阁的双手在身上使劲地擦拭了几下,然后,很不好意思地回过身来,带着李克强一行回到家里。

  低矮的小厨房最多三、四平方米,屋顶,电线盘根错节;地上,除了灶台和一个煤气罐之外已没有多少容身之地。李克强走到厨房里面,刘金阁夫妇只能站到门口。

  “我们家是不是太挤了?”女主人做着解释,努力掩盖自己的“窘境”。

  “好在很快要改造了,你们不久就可以住上新房子了!”李克强安慰道。

  “可是,棚户区改造没有我的份儿!”刘金阁的回答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她顿时成为焦点人物,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我是插队知青。17岁那年去陕北插队,38年后退休回城,户口虽然回来了,但没有地方住。”刘金阁继续着她的倾诉。

  “那这房子是……?”李克强问。

  “这是借住我弟弟的房子。”随着刘金阁的解释,谜团渐渐解开:她原来在延安钢厂工作,退休后,政府帮助解决了回京户口,按月领取退休金,但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

  “哦,我听明白了,您现在是有户口,没住房。我也当过插队知青,很能理解您的心情和处境。”李克强的一番宽慰让现场的气氛舒缓下来。

  从灶台边到床铺旁,从开裂的墙体到有些下沉的地基,李克强凝神察看,伸手抚摸。看到一处不通风的角落里也要住人,李克强的脸上透出别样的关切。

  “无论如何,都要有个安身之地。你们默默辛劳一生,党和政府有责任你们解决困难,改善您的住房。”李克强对刘金阁说。

  刘金阁认真聆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住房困难群众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不妥善解决群众的居住困难,我们寝食难安。”李克强说道。在场的北京市和门头沟区负责同志表示,对棚改中特殊困难的群众他们已有考虑,一定会把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解决好!

  离开时,刘金阁夫妇一起走到大门外,久久伫立,凝望李克强一行渐渐远去。

  “让我们的生活长青”

  李克强继续在蜿蜒曲折的巷子里穿行。

  市场街142号,居住着周文珍老人一家三代。一个客厅,一间卧室,一个临时搭建的厨房,加在一起32平方米,构成了这个家的全部。

  周文珍老人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老伴则因矽肺病长期住院,儿子已经去世。在居委会工作的儿媳妇独自支撑着家的重担和孩子的学业。

  “老人家,在这里住多久了?”李克强坐在老人的身边,一脸关切地问。

  “有几十年了。”老人80多岁,话音微微颤抖。

  “老人家住在这样的地方,主要是上厕所等都很不方便,尤其到了冬天,就更不方便。”一旁的儿媳妇张进芹补充道。

  李克强认真倾听,不时环顾屋子的四壁。

  “等搬到了新房,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张进芹的话语充满了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

  “现在选好新房了吗?”

  “还没有,不过,快要轮到我们了。样板房我已经去看过了,特别好。”张进芹的脸上满是喜悦。

  “那就是说,你们已经充满了希望。提前预祝你们乔迁之喜!”李克强说。

  张进芹的儿子张亮刚参加完高考。他静静地站在一旁,多少有些腼腆。

  “你的第一志愿报的哪里?”李克强把目光投向他。

  “农学院。”张亮回答。

  “好,有志向!祝你考上理想大学,实现第一志愿!我们国家还是农业大国,这个领域需要很多人才。”

  李克强转身面对他,接着说:“在你身上寄托着全家的希望,将来学成后报效国家,回报社会,同时也要为家人尽孝道--从你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祝你成功!”

  祝愿深情!勉励深切!

  简陋的卧室里,一盆鲜花开得正艳。“这是为了让老人看到绿色,呼吸新鲜空气。”张进芹说。

  “她更象征我们的生活长青!”李克强说。祝福的话语为简陋的居室里平添生机和希望。

  从棚户区的深巷里走出,李克强又要赶往采空棚户区改造石门营定向安置项目现场。“我们一定让大家如期从棚户区搬出,到时候,我们再来看望大家!”同群众话别时,李克强高声说道。

  在紧张施工的工地,李克强认真察看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详细听取介绍。面对一线建设者,他说:“棚户区里的矿工及其家属的住房条件非常差,你们在这里流汗、出力,就是为了给他们解决住房困难。刚才一位工人说,要像盖自己家房子一样盖好安置房,这话说得很好。大楼盖好以后,要刻上你们企业的名字,同时也等于刻上了你们每个人的名字,相信会成为你们的光荣榜。”

  返回途中,李克强对有关部门和北京市负责同志说,棚户区群众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愿望,我们都听到了,看到了,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是在保如期开工和竣工的同时,质量安全和分配公平更要切实保障。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李克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