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案件承办人:假洋学历骗局暴露网络监管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04:57  中国青年报
山寨的“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网站首页(上)和正规的“哥伦比亚国际大学”网站首页(下)的对比。本报记者??来扬制图   山寨的“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网站首页(上)和正规的“哥伦比亚国际大学”网站首页(下)的对比。本报记者??来扬制图

6月18日下午,毗邻北京大学的燕园资源大厦4层某房间外,“哥伦比亚国际学院MBA/DBA中国管理中心”的标牌仍清晰可见。本报记者 来扬 摄   6月18日下午,毗邻北京大学的燕园资源大厦4层某房间外,“哥伦比亚国际学院MBA/DBA中国管理中心”的标牌仍清晰可见。本报记者 来扬 摄

  “他们有网站,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对于自己遭遇的假洋学历骗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害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抱怨。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饶明党分析说,网络监管存在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假洋学历诈骗案。

  “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在互联网上仿照高校网站制作一个‘山寨网站’。”饶明党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记者访问了犯罪嫌疑人余某等人代理招生的“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网站,其所谓官方网站的域名是“www.ciiny.us”。

  该网站首页采用两栏布局。左上角是学院的标志,其下方是关于申请该学院相关项目、DBA(工商管理博士)、MBA(工商管理硕士)的申请入口以及信息查询链接。

  该网站首页右上角设置了4个导航条。记者点开“Contact Us”(联系我们)一栏,发现网站仅提供了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和一个在美国纽约长岛的办公地址,没有提供校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在首页的核心区域,只有1张图片和不到20行的英文介绍。其主体部分是关于“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的简短介绍。而在“News & Events”(新闻与事件)一栏,点开之后是一则声明。

  这则发布于今年6月10日的声明称,“最近有报道称,我院在北京的一个招生代理机构因未持有合法证件而被认定为非法经营,这对我院在中国地区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近发生在北京的事件是一起少数招生人员个别行为。这不会影响到我院在全球范围内的招生。”

  记者还注意到,在该网站的“师资设置一栏”中,只提供了一个word文档下载,文档中只有职位的名称,并没有具体的人名。记者在整个网站上也没有找到学校校址和学校老师的信息。

  相比之下,哥伦比亚国际大学(Columbi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的官方网站(域名www.ciu.edu)看起来要正规的多。网站首页中间采取大幅幻灯滚动照片来展示学子风貌,点开院系设置、学校资源等栏目后,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网站首页的最底部也列出了学校的校址、咨询电话和传真号码等联系方式。

  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此前的供述中坦承,判断一所国外的大学是不是“野鸡大学”,有4种方法:学校的网址是不是以“edu”结尾;学校有没有校址;学校有没有大使馆的认证;学校是否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登记。

  此前,海淀区警方也提醒公众辨别真假洋高校网站的办法:登录学校官方网站,正规大学官方网站网址后缀均为“.edu”,不少“野鸡大学”网址后缀为“.us”;同时,正规大学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快,而假网站往往只有二级页面或三级页面,并制作粗糙,内容陈旧。

  饶明党告诉记者,相关网络监管部门并未察觉假洋高校利用“山寨网站”实施诈骗行为的做法,也未发布相关的警示通知。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分析说,由于民众和用人单位盲目重视洋学历,洋学历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再加上网民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诈骗团伙利用这一契机,制作“山寨网站”行骗。

  “政府监管尚待完善,互联网平台企业也缺乏公益把关者意识,让这些‘山寨网站’大行其道。”沈阳表示,监管这些“山寨网站”需要完善增补有关法律法规。就政府而言,应该完善监管体系,切实增强技术手段,积极组织商业互联网企业参与监管,建立监管联盟。但同时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精确打击,避免误伤无辜。

  “杜绝假文凭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社会各界应该高度关注的教育问题。”沈阳建议,全社会要形成监管合力。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2009年8月19日,网友“房子义”曾发表一篇名为《真假“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之谜》的帖子。帖子从分析山寨网站的域名出发,判断“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是一所“野鸡大学”。2010年1月17日,有网友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是野鸡大学吗》的文章,列举了美国“野鸡大学”的5种骗人方法。

  对于连环型的造假网站,沈阳说,辨别真假时,首先要多处搜索学校信息,任何学校都有毕业生或者教学科研活动以及教师活动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多少都会在新闻媒体中报道,因此搜索某个学校的新闻或者网页细读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核实真假,需要多个信息源进行核对。

  他还表示,有意申请相关项目的申请人还可以多分析招生单位的一些信息。“一般只要有人上当受骗后,多少都会在网上有所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查看政府官方权威网站的信息。或者通过找招生单位提供的往届毕业生资料,看是否可以联系上,了解毕业生信息是很重要的鉴定学校好坏的标准。”

  在饶明党看来,加强网络监管,挤压不法网站生存空间是预防此类诈骗案件再次发生的对策之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网络监督部门要加大联合监管力度,随时监测异常网站,一经发现涉嫌诈骗行为,立即予以查处,及时停止有关网站信息的发布,取缔该网站资格,不断压缩诈骗网站的生存空间。”饶明党说。

  本报北京6月19日电

  为何明知是假的,还要故意去弄

  “数百名高管受骗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自身的素质不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雷洪教授在分析数百名企业高管为什么会陷入假洋学历诈骗案时,如此表示。

  2010年7月,唐骏“学历门”事件曝光后,一度引发国内舆论热议。有媒体进一步披露,还有一些企业高管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持有“野鸡大学”颁发的文凭。而此次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的诈骗案件中,八成受害人是企业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高管人员。

  这不由得引人思考:高管为何容易身陷假洋学历骗局?

  雷洪认为,那些受骗的高管是受虚荣心驱使,才萌生了去买文凭的想法。高管的社会地位本来就不错,如果身份上再加上一个洋硕士、洋博士的学位,会更加有面子,在谈判或交往时更有优势。“作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高管,本不该受骗,不去上学,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地拿到国外大学的文凭?”雷洪说,现在有数百名高管受骗,想必当初收到诈骗团伙电话和短信的人会更多。为什么别人没有受骗,而偏偏这几百人受骗了?受骗的高管中肯定有人知道诈骗团伙提供的学历是假的。“明知道是假的,还要故意去弄,说明他们自身也有问题。”

  雷洪还表示,众多高管如此热衷于追求洋学历,即使花高价去买也愿意,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唯文凭化”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文凭是求职和晋升时的一个重要筹码,整个社会都看重这个,高管们更有压力。”他分析说,在很多人眼里,洋文凭比本土文凭值钱,含金量更高。而且,他们也想利用国内普遍对洋大学不了解的情况,蒙混过关。

  承办用假洋文凭骗钱系列案件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饶明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大众对学历的盲目追求以及重学历不重能力的社会风气,使得一些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千方百计去获得高学历。但真要他们去考,他们不一定能考得上,即使考上了,也没有时间学习,这就为宣称“短期内能迅速获得学历”的假洋学历诈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最近出现的假洋学历诈骗和前些年出现的利用假的国内学历诈骗的情况有所不同。受害人获得假洋学历多是为了‘显摆’、‘充门面’,而后者多半是为了找工作,想通过购买假学历证书‘走捷径’。”饶明党说。

  这两者给受害人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不一样的,假洋学历的费用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但高管一般不会太在乎这些钱。而假的国内高校的学历一般也就几千元。

  事实上,部分受害人缺乏防范意识,也给诈骗团伙提供了可乘之机。

  记者了解到,受害人孙小姐在第一次接触诈骗团伙后,并没有对犯罪嫌疑人公司的资质、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等情况进行核实,就轻易地相信了嫌疑人提供的招生简章等材料及口头承诺。而受害人蔡先生在接到诈骗团伙的电话后,虽然有所怀疑,却没有到教育部国际司涉外监管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官方机构核实,而是仅通过访问诈骗团伙提供的“山寨网站”,查询到相关信息后,便支付了高额的报名费和学费。

  对此,饶明党表示,要通过加大打击力度净化教育培训市场。“公安机关在案发后,应强化打击力度,及时总结案件特点和规律,积极寻找破案线索,同时关注周边区域同类案件情况,加强同类案件串并、协作,尽可能掌握案件信息,争取尽快破案,以将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清理出教育培训市场,净化市场环境。”

  本报北京6月19日电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