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亟防高利贷成为金融市场主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6日13:55  新民周刊

  叶檀

  中国银行利率如果不尽快推行市场化,结果就是高利贷成为金融市场主流。行政命令不可能给市场风险定价,行政定 价将堵塞正常的信贷通道,使国内金融业的价格在“影子银行”里运转。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央行或银监会一纸通知能解决的。在银行资金越来越缺乏、贷款越来越困难的背景下,实际利 率正在节节上升。商业银行首先提高了资金定价,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多家银行都悄悄提 高了贷款的利率,最高竟然上浮到60%。仅在玩具行业,珠三角地区就有3000家玩具企业被银行断贷。即使是大型国企 也得在基准贷款利率上升水10%才能得到贷款。

  银行不仅提高贷款利率,更重要的收益渠道是通过“影子银行”等深入民间融资市场,获取高利贷收益。根据野村证 券研报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影子银行”放款规模达到8.5万亿元,为银行贷款总量的18%。其最主要的两大部 分包括委托理财(约占42%)和民间借贷(约占28%)。2002年,银行贷款占中国社会融资总量的92%;然而到今 年3月,银行贷款仅占总量的53%。

  监管部门看到了不受控制、调整膨胀的影子银行风险。今年1月,银监会发文要求商业银行今年要将“银信合作理财 项目”从表外转入表内;5月初,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第22次委务会上特别提出要控制“影子银行”风险。虽然 银信合作受到了控制,但信托发放、理财产品方兴未艾。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信托产品在市场受到追捧,而银行展开了吸 储大战,利用实际利率的上升设计各种理财产品,市场出现了8%或者更高的理财产品,超出一年期定存利率3.25%的1 15%。

  是的,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量确实在下降,但这只能说明银行普通信贷产品已是明日黄花,敏感的市场已经设计出各种 产品取代银行信贷,社会实际流动性依然过剩,只是由于信用不彰、经济形势复杂,资金风险溢价大幅提升。大大小小、地上 地下的金融机构几乎全部卷入了高利贷利益链条。

  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银信合作等方式卷入;信托公司则以委托贷款模式,利用银行渠道向企业发放利贷高达20 %到30%的高利率产品;当铺、小额贷款公司、民间担保公司等准金融公司,并未遵守基准利率4倍的规定,而是以经营超 短期过桥贷款、替企业解决短期头寸的方式发放高利贷。据何志成先生的调查,这类公司都在私下进行揽存业务,吸收一些有 钱人尤其是有权人的存款,付给15%-20%的高息,然后以30%-40%,甚至更高的价格放贷出去;至于民间的高利 贷市场,事实上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业已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组织架构、民间维持秩序的系统,有一些已经有准黑社会的性质 。

  笔者曾经到沿海某县,看到三五成群的打手模样的人,当地人告知,这些驻扎宾馆的打手即高利贷头目们豢养的家丁 ,当出现债务人违约时,“就会要他们好看”。

  金融利率已经形成两张皮,一是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二是民间市场化利率,有意思的是,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的金融机构,实际上早将前一利率抛置一旁,转而追逐高额的民间利率水准。

  我们很难指责这种市场化的风险定价行为,却不得不指出,当多数生意脱出监管制约时,这样的金融市场一定极端危 险。比如,如果房地产出现问题,房地产信托必然难以为继;实体经济出现问题,为实体企业主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高利贷链条 必然土崩瓦解。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有先兆,比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比如银行理财市场,当市场资金在有序的管理中得到高效配 置时,我们看到良性的市场化的影子,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率及时、准确地反映了银行间资金的紧张程度,成为调控的重要依 据。

  利率市场化并不可怕,在机构间、债券市场间彻底实行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国经济功莫大焉,而中小企业反而可以通 过各个不同的市场,获得稍高利率的融资,而不是在名义的呵护下,饮下高利贷的毒药。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