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市长与市委书记同2000名市民成功横渡珠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7日11:50  南方都市报
2000市民昨天参与横渡珠江活动“泳士”们先后跳下水。 2000市民昨天参与横渡珠江活动“泳士”们先后跳下水。

市长万庆良发出横渡珠江令。 市长万庆良发出横渡珠江令。

  南都讯 市委书记带头,还鼓励市长一起下水。昨天下午,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和市长万庆良与2000市民一起成功横渡珠江。首次参加横渡珠江活动的万庆良上岸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游珠江也算是兑现了去年的承诺,“市长说过的话要算数,要做到,尽管有困难。今后,治理珠江要坚持不懈,横渡珠江也要坚持不懈。”

  广州四套班子均到场

  昨天的活动定在下午2点半左右开始。天公作美,上午下过一阵雨后,下午一直是阴天,天气预报中的雷雨直到活动结束后才来。

  和去年一样,佛山和肇庆各派出了一个方队参加今年的活动,在中大码头的集结处,这两个方队也格外显眼,他们打出各自的特色标语,并不停地喊口号。珠江两岸,市民“霸位”看热闹,江边护栏处挤满了人。

  活动开始前的仪式上,广州市四套班子“一把手”全部到场,包括已连续5年带头游珠江的市委书记张广宁,和去年承诺过学会游泳今年参加珠江的市长万庆良。

  万庆良:技术有限借力浮标

  下午2点43分,活动正式开始,张广宁跃入江中,他一马当先,花了不到20分钟就游完800米全程。到达终点星海音乐厅临时码头后,张广宁并未急着上岸,等了等游在后面的万庆良。

  此时,万庆良离终点还有60米左右,他一直使用蛙泳姿势,努力游向终点,现场有市民为他鼓掌加油。(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按照惯例,市领导游到终点后,都会接受媒体的采访。张广宁把第一次参加横渡珠江的万庆良,推向了采访区。

  “去年我就说过,要尽快学会游泳来横渡珠江,今天也算是兑现了承诺,市长说过的话要算数,要做到,尽管有困难。”万庆良坦承,“实事求是地说,我的游泳技术还不能完全达到横渡珠江的标准,是借助一点浮标的力量游过来的。”

  下午3点50分,随着最后一个方队抵达终点,2011年广州横渡珠江活动圆满结束。(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记者手记

  水清了,组织仍待提高

  从2006年广州市政府组织首次横渡珠江活动时,南都记者刘军就以市民的身份在天河南街报名,并成功通过严格的体能测试进入天河方阵。此后的2007年、2008年均有参加。昨天,刘军第四次报名参加“省市媒体方阵”的横渡活动,感觉水质更清了,但组织上明显不及往年。

  此次活动首次组织了省市媒体方阵,南方都市报积极响应,最后有四名工作人员通过了2000米的体能测试,参加媒体方阵的横渡珠江活动。行政、采编、广告、发行各一名代表。其中刘军此前从首次横渡珠江活动开始,连续三次参加横渡珠江活动,在2006年是队长,2007年和2008年是方阵中的救生员,在2008年时还成功救起一名同伴,算是有点经验的老队员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虽然此前两年没有参加横渡珠江活动,但刘军一直关注横渡珠江活动和广州的治水成果。在横渡珠江之前、广州前一轮治水结束一周年的6月30 日,还大量走访广州河涌,观察治水工程完工一年后的水质和两岸环境情况,发现在一年之后经过整治的河涌并没有出现水质的变差反弹,如石井河沿岸的市民对治水的成果赞誉有加,但与主河涌相连的支涌,污染情况依然很严峻。

  这一印象,在刘军昨天体验横渡珠江活动中得到了强化。虽然近日来广州乃至整个广东地区强降水不断,从四面八方汇流的雨水、夹杂着地表的泥沙和污水管道中的污水都流进了珠江。但珠江水还是比印象中的前几次横渡时要清一些,呈现出灰色的水质。尤其是当记者游到江心时,发现水质明显比两边好。这应该得益于广州市政府全面实施截污工程的开展。但是即便如此,珠江水质的可见度依然很低,在水中,依然无法看清自己的手指头。

  下雨带来了泥沙和污水,但也给“泳士”和工作人员带来了清凉。刘军清晰地记得,在2006年首次举办横渡珠江活动时,人们抱怨组织方在应对烈日暴晒方面的措施不够精细,这次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但刘军感觉,前面几届以市民的身份参加区里面的代表队时,组织之细致、安全保障系数之高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次的组织管理,相比以往似乎没有那么严密。如,省市媒体方阵没有参加预演,也没有被告知应该如何保持队形和秩序,虽没出现险情,但最后有几名队员体能消耗过大,被救生员救上小艇。

  众说水质

  外国人:水很干净

  来自意大利的G.LOVANNIAPREA,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横渡珠江了。他用英语简短地说:“江水非常干净,很适合游泳!”他还扯着贴身的白色上衣示意,横渡过后上面一点都没有变脏。他说,明年还想继续游。

  大学生:水没异味

  “珠江水越来越好了,政府整治得确实有效果。”广州大学的陈同学,游上岸后猛灌一口矿泉水,然后全吐了出来。他说,今年珠江水没有异味,也看不到漂浮物,但是在水中,手放在眼前20厘米远就看不清了,“喝进肚子里还是不太放心。”

  他们渡过

  最年长“泳士”:我想游到100岁

  在昨天的横渡队伍中,最年长的是65岁的广州市冬泳队队长卢裕昆,从第一届开始,他已经连续六年参加横渡珠江的活动。横渡了六年,卢老的结论也是,珠江水质一年比一年好。“本来以为刚刚下了大雨,路面上的污水垃圾都流进江里,今年的水质应该不太好。我刚刚喝了几口,还不错,而且比去年还好。”

  根据主办方要求,横渡珠江的年龄限制是最高60岁,然而也有一些通过申请的特例,卢裕昆很高兴自己是这个特例。作为冬泳队队长,他每天都要参加游泳锻炼,还带着队友们几乎游遍了全国各地的水域。在昨天的横渡珠江现场,他就穿着自己横渡台湾金门海峡的战袍———蛙人服,因为在海中游泳时,这件将全身包住的蛙人服能防止水母等生物的袭击。

  让卢老一直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冬泳队里有位100岁的老人,天天都坚持游泳,身体非常健康,今年他还被台湾邀请参加9月份的横渡日月潭。“我也想游到100岁!”卢裕昆说,希望那个时候政府还能特批他横渡珠江。

  最年幼“泳士”:去年才会游泳

  横渡队伍中最年幼的是来自海珠体协的许乐瑶,她今年才6岁半,身高一米左右,预备今年9月读小学一年级。她是去年才学会游泳的,昨天横渡时教练全程陪伴在身边。但是她直到最后都没有要教练帮忙。

  有大人故意取笑她是队伍中游得最慢的,小丫头不服地辩解道:“后面推牌子的人还在我的后面呢。”

  统筹:南都记者 游星宇

  采写:南都记者 游星宇 施诗 刘军 刘艳玲 王道斌 周松柏 实习生 苏怡充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宋文辉 实习生 余正业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珠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